這幾天,備受矚目的2016年CES大會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大幕。本次展會吸引了包括中國企業(yè)在內的百余家國際大型知名科技企業(yè)參展。CES是世界上最大、影響最為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由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xié)會主辦,旨在促進尖端科技和現(xiàn)代生活的緊密結合。
然而,盡管全球廠商擠破了頭要搶入CES ,但蘋果卻已多年缺席這一頂級科技秀場,為何蘋果如此“裝高冷”?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由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xié)會(CEA)主辦,旨在促進尖端電子技術和現(xiàn)代生活的緊密結合。該展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8年歷史,現(xiàn)已成為了全球各大電子產品企業(yè)發(fā)布產品信息和展示高科技水平及倡導未來生活方式的窗口。
幾年前,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媒體就曾多次報道稱,“蘋果可能參加CES”,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蘋果自1992年后就從未參加CES展會。美國媒體報道稱:“蘋果認為他們不需要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們自己就是潮流。他們自己的活動,他們有時候也不參加,何況和他們不相干的。”
蘋果也并非一直缺席這一全球科技極客巔峰大會。24年前的1992年,蘋果前CEO約翰•斯庫利也曾在CES發(fā)布全球首款掌上電腦Newton,但那是唯一的一次,之后蘋果就再也未參加過任何一屆CES展會。
蘋果一直被視為引領科技潮流的重要代表,但為何長期對CES這樣的高端平臺不感冒?業(yè)界人士認為,這與蘋果新品發(fā)布的時間節(jié)點有關。每年蘋果的新品發(fā)布會都在5月和10月,這與CES則在每年的1月時間上的“不湊巧”,一向獨立特行的蘋果貌似沒有理由為了迎合CES的舉行而對新品發(fā)布時間做出重大調整。
不過,雖然沒有直接參與CES,但大會上永遠都會有蘋果的“影子”。
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在CES大會上,蘋果產品的衍生品企業(yè)占據(jù)了約10%席位,不少公司都會推出和蘋果有關的App或系統(tǒng)。
以2013年CES展為例,據(jù)《連線》雜志報道,在當年的展會上,3000家參展商中,參展的蘋果配件廠商多達近500個,占廠商總數(shù)的近1/6。
此外還有數(shù)百家專注于iOS和Mac設備配套的音頻、醫(yī)療和游戲外設廠商會上推出了自己的產品,與iPhone和iPad相關的配件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蘋果儼然是“隱形的存在”。
但仍有不少科技愛好者對蘋果錯過這么一場開年盛宴很可惜,但有業(yè)界人士認為,為什么蘋果要參加CES?翻云覆手間他們就可以輕易吸引世界的目光,又何須去到這場拉斯維加斯眾人云集的“科技大集市”。
“蘋果一向不參加CES,為什么?因為它幾乎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吸引全部的關注。”科技媒體venturebeat如是說,與那些花大價錢擠破頭進入喧囂的CES的廠家相比,蘋果想要獲得關注實在太容易。
也有分析人士稱,或許蘋果不參加CES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想保持“神秘和低調”,減少曝光率有助于蘋果新品的傳播。
雖然隨著產品線遍布全球,連iPhone 4都提前泄露、iPhone 6還未宣布,“真機”圖片已經現(xiàn)身網絡,甚至iPad Pro的傳說在其面世前已經遍布江湖,但蘋果的新品保密計劃仍然領先業(yè)界,而總是“遮遮掩掩”,刻意低調的蘋果新品,總能在發(fā)布時一再搶占各國社交媒體頭條。
此外,蘋果對每場發(fā)布會的舉辦,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從燈光到發(fā)布者的每一句話,事先都會做出周密的安排和精心的設計。這其中,從蘋果的高層,到市場公關,再到媒體,都有很好地配合,甚至包括與會聽眾的座位安排等。
總之,蘋果的要求是——一切都要能在蘋果的輕松掌控之中。
想象一下,如果蘋果的新品發(fā)布會搬到CES這樣“吵吵嚷嚷的平臺”,再加上還有大量競爭對手“虎視眈眈”,難保會出點什么差錯。這對追求極致之美的蘋果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CEA發(fā)言人丹尼爾勒•卡斯阿諾爾曾表示,蘋果是CEA的成員企業(yè)之一,如果該公司認為自己舉辦新品展示會效果會更好,那么不參加CES也能夠理解??ㄋ拱⒅Z爾說,該公司缺席并不會對CES造成影響。
然而,盡管全球廠商擠破了頭要搶入CES ,但蘋果卻已多年缺席這一頂級科技秀場,為何蘋果如此“裝高冷”?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由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xié)會(CEA)主辦,旨在促進尖端電子技術和現(xiàn)代生活的緊密結合。該展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8年歷史,現(xiàn)已成為了全球各大電子產品企業(yè)發(fā)布產品信息和展示高科技水平及倡導未來生活方式的窗口。
幾年前,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媒體就曾多次報道稱,“蘋果可能參加CES”,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蘋果自1992年后就從未參加CES展會。美國媒體報道稱:“蘋果認為他們不需要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們自己就是潮流。他們自己的活動,他們有時候也不參加,何況和他們不相干的。”
蘋果也并非一直缺席這一全球科技極客巔峰大會。24年前的1992年,蘋果前CEO約翰•斯庫利也曾在CES發(fā)布全球首款掌上電腦Newton,但那是唯一的一次,之后蘋果就再也未參加過任何一屆CES展會。
蘋果一直被視為引領科技潮流的重要代表,但為何長期對CES這樣的高端平臺不感冒?業(yè)界人士認為,這與蘋果新品發(fā)布的時間節(jié)點有關。每年蘋果的新品發(fā)布會都在5月和10月,這與CES則在每年的1月時間上的“不湊巧”,一向獨立特行的蘋果貌似沒有理由為了迎合CES的舉行而對新品發(fā)布時間做出重大調整。
不過,雖然沒有直接參與CES,但大會上永遠都會有蘋果的“影子”。
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在CES大會上,蘋果產品的衍生品企業(yè)占據(jù)了約10%席位,不少公司都會推出和蘋果有關的App或系統(tǒng)。
以2013年CES展為例,據(jù)《連線》雜志報道,在當年的展會上,3000家參展商中,參展的蘋果配件廠商多達近500個,占廠商總數(shù)的近1/6。
此外還有數(shù)百家專注于iOS和Mac設備配套的音頻、醫(yī)療和游戲外設廠商會上推出了自己的產品,與iPhone和iPad相關的配件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蘋果儼然是“隱形的存在”。
但仍有不少科技愛好者對蘋果錯過這么一場開年盛宴很可惜,但有業(yè)界人士認為,為什么蘋果要參加CES?翻云覆手間他們就可以輕易吸引世界的目光,又何須去到這場拉斯維加斯眾人云集的“科技大集市”。
“蘋果一向不參加CES,為什么?因為它幾乎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吸引全部的關注。”科技媒體venturebeat如是說,與那些花大價錢擠破頭進入喧囂的CES的廠家相比,蘋果想要獲得關注實在太容易。
也有分析人士稱,或許蘋果不參加CES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想保持“神秘和低調”,減少曝光率有助于蘋果新品的傳播。
雖然隨著產品線遍布全球,連iPhone 4都提前泄露、iPhone 6還未宣布,“真機”圖片已經現(xiàn)身網絡,甚至iPad Pro的傳說在其面世前已經遍布江湖,但蘋果的新品保密計劃仍然領先業(yè)界,而總是“遮遮掩掩”,刻意低調的蘋果新品,總能在發(fā)布時一再搶占各國社交媒體頭條。
此外,蘋果對每場發(fā)布會的舉辦,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從燈光到發(fā)布者的每一句話,事先都會做出周密的安排和精心的設計。這其中,從蘋果的高層,到市場公關,再到媒體,都有很好地配合,甚至包括與會聽眾的座位安排等。
總之,蘋果的要求是——一切都要能在蘋果的輕松掌控之中。
想象一下,如果蘋果的新品發(fā)布會搬到CES這樣“吵吵嚷嚷的平臺”,再加上還有大量競爭對手“虎視眈眈”,難保會出點什么差錯。這對追求極致之美的蘋果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CEA發(fā)言人丹尼爾勒•卡斯阿諾爾曾表示,蘋果是CEA的成員企業(yè)之一,如果該公司認為自己舉辦新品展示會效果會更好,那么不參加CES也能夠理解??ㄋ拱⒅Z爾說,該公司缺席并不會對CES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