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偏光板廠商奇美材料20日召開了股東會,會后也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原董事長何昭陽續(xù)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則由奇美材料顧問陳俊雄新任。何昭陽說,受到面板廠大幅砍價、日圓升值以及上游材料供貨商降價有限等因素影響,臺灣的偏光板業(yè)正在面臨「上下夾殺」的慘烈局面。
奇美材料今年董事任期屆滿全面改選,在20日召開的臨時董事會中,推選何昭陽續(xù)任董事長,新任副董事長則為陳俊雄,另外,董事會也提名梁基盤以自然人身分新任奇美材料董事。奇美材料新任董事任期3年,自2016年6月20日起~2019年6月19日止。
奇美材料董事長何昭陽
陳俊雄在偏光板及光學膜相關國內外業(yè)界已有10多年經驗,擔任奇美材料的顧問迄今亦有3年多,奇美材料希望藉助陳俊雄在兩岸三地的豐富人脈與資歷,進一步拓展大陸市場。
奇美材料近3年的合并營收分別為127億、158億及179億元,稅后每股盈余分為2.03元、4.36元及4.74元。然而,奇美材料在2016年第1季時步入虧損局面,單季虧損3.6億元,稅后每股盈余虧損0.7元,主要是因客戶大幅降價壓力持續(xù)、日圓及臺幣匯率升值、0206地震主要客戶產能受影響,導致奇美材料出貨量降低及產能利用率不佳,成本攤提相對不利等因素所致。
奇美材料董事長何昭陽指出,目前臺灣的偏光板產業(yè)面臨很大的困境,去年何昭陽曾說過偏光板產業(yè)遭逢亂流,目前看來這個亂流比想象中嚴峻,面板廠持續(xù)對偏光板進行砍價,一直到現(xiàn)在都未止住。
以去年一整年來說,面板廠實際砍價的幅度約15~20%,今年上半年價格仍續(xù)降,每季降幅約2~3%,也就是說,從去年到現(xiàn)在,面板廠砍殺偏光板的價格就逼近約30%之多。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日圓在這段時間內,又不斷的升值,升值幅度超過10%,加上上游的日系材料供貨商價格下降有限,使得偏光板廠商處于被「上下夾殺」的局面,因而陷入虧損狀態(tài)。
奇美材料總經理陳宗民表示,雖然目前公司面臨大尺寸的低階電視機種產品市場需求量縮、高階產品仍在驗證中、產能稼動率尚未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匯率升值及客戶降價壓力仍在等等不利因素的挑戰(zhàn),但奇美材料仍繼續(xù)專注于偏光板本業(yè),并采取下列對策因應:
一、爭取上游原料供貨商共體時艱,提供更優(yōu)惠的采購價格。陳宗民呼吁上游日系材料供貨商能夠給予更多的優(yōu)惠,不然有可能會將部分材料換成是大陸、南韓或是臺灣業(yè)者所生產的膜材。
二、生產更具附加價值的產品(如薄型化、高穿透),提供客戶物超所值的服務內容,抵抗來自市場的降價壓力,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拓展新客戶及產品成本結構的優(yōu)化,如新材料/替代材料/制程改良與自動化等。
四、提高公司制程上的效率,如提高良率及降低損耗率等。
五、加速開發(fā)高毛利的新產品,如車載偏光板、工控偏光板、薄型化偏光片及OLED圓偏光片等。
奇美材料昆山廠延至明年2Q量產開發(fā)OLED圓偏光片謀生機
臺灣首家前往大陸設立前段偏光板生產制程的廠商奇美材料,其昆山廠原本預計今年7月裝機,明年第1季量產,但由于大陸法規(guī)要求轉趨嚴格,因此該廠將延后一季量產。
奇美材料董事長何昭陽指出,昆山廠的廠房土建工程已在收尾階段,至于無塵室工程則即將展開,照此時程預估,昆山廠的設備裝機時間將會落在今年9、10月,至于量產時間預估將為明年第2季,等于往后延一個季度量產。在此情況下,昆山廠第二條偏光板前段生產線量產時程也會往后順延。
目前部分面板價格起漲,但偏光板仍飽受殺價壓力,加上日圓升值,導致臺灣的偏光板廠商紛紛陷入虧損狀態(tài),在此情況下,偏光板廠商只能自立自強,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爭取獲利。
何昭陽說,目前光電產業(yè)競爭慘烈,很像處于洗牌狀態(tài),均亟思脫困之道。舉例來說,大家都很害怕紅色供應鏈,但與其坐困愁城,倒不如放膽去闖,如果靠自己的話,恐是勢單力薄,但如果與大陸好的企業(yè)合作,一起開拓市場,說不定會是一條好的出路。
奇美材料昆山廠就是與大陸錦江集團合作,其中,奇美材料握有49%的股權,錦江集團握有46%股權,另外5%股權則為浙江任遠進出口有限公司所掌握。何昭陽說,錦江集團年營收超過人民幣500億元,沒有掛牌上市,是一家經營穩(wěn)健、效率高的民營企業(yè)。
錦江集團不僅投資偏光板,也投資光學膜,奇美材料與錦江集團合作,雙方可以相互補強,其中奇美材料可著重在研發(fā)與技術,錦江集團則可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雙方合作將能發(fā)揮強上加強的效果。
除了與大陸企業(yè)合作外,奇美材料也在積極爭取大陸面板廠的訂單,奇美材料財務長曾仲南指出,目前奇美材料大陸訂單的營收占比已從去年的5~10%提升至15%,希望年底時的營收比重可上看20%左右。
目前奇美材料的大陸面板廠客戶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以及中電熊貓等。其中,京東方的液晶監(jiān)視器機種正在認證中,華星光電主要出貨32吋機種,天馬則以中小尺寸為主,而中電熊貓主要供應38.5吋機種,另外65吋則在送樣中,未來有機會供應39.5吋機種。
目前,群創(chuàng)仍占奇美材料營收比重高達8成,大陸面板廠的營收占比則在提高中,至于華映、凌巨等面板廠的訂單占奇美材料的營收比重則在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OLED面板趨勢正在中小尺寸領域中竄出。何昭陽說,奇美材料的研發(fā)團隊已開發(fā)OLED圓偏光片多時,目前已經送樣給大陸面板廠,包括和輝、國顯、天馬等,目前主要是送樣硬式的OLED圓偏光片,主要是提供給行動裝置使用,預估明、后年有機會開出大量。
此外,奇美材料也與工研院系統(tǒng)的研發(fā)單位共同開發(fā)OLED圓偏光片,主要是研發(fā)可撓式OLED產品,兼具輕薄等特色。奇美材料總經理陳宗民表示,該新產品可在現(xiàn)有的偏光板生產在線生產,無須再額外擴大資本支出,但需支出研發(fā)經費。
另外,奇美材料也在開發(fā)車載、工控等高毛利市場,并積極向廠商送樣,多元開拓新產品。奇美材料正在積極進行轉型,希望開發(fā)更多高值化的產品,除提升獲利外,也藉此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