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第五代通信技術)商用正在加速,預計最快鋪開是在2018年的韓國平昌冬奧會。

作為主導關鍵標準的巨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阿朗、中興等前四大通信企業(yè)不僅在場景化的終端實驗上你爭我奪,基礎核心方案更是暗戰(zhàn)。
據(jù)媒體報道,在剛剛結(jié)束的3GPP RAN1 87次會議的5G短碼方案討論中,以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信令編碼)。
資料顯示,編碼和調(diào)制是無線通信技術中最核心最深奧的部分,被譽為通信技術的皇冠。此次,Polar碼拿下了控制信道短碼的勝利(上行和下行),在數(shù)據(jù)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以及全長碼方案均花落美國LDPC陣營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突圍。
據(jù)了解,極化碼是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它是目前唯一可理論證明達到香農(nóng)極限,并且具有可實用的線性復雜度編譯碼能力的信道編碼技術。
補充閱讀:
1.TD-LTE技術的發(fā)展,中國通信技術第一次成為了世界的主流技術之一。然而其核心長碼編碼Turbo碼和短碼咬尾卷積碼,卻不是中國原創(chuàng)的技術。
2.編碼陣營從3G、4G到5G主力就是美國為代表的LDPC、法國為代表的歐洲Turbo和中國的Polar。
3.歐洲的Turbo 2.0在5G時代失勢,成了LDPC和中國的Polar的直接PK。
4.LDPC以高通為帶領,陣營支持者包括英特爾、三星、諾基亞、Verizon等。
Polar以華為、中興帶領,陣營支持者包括vivo,OPPO,小米,阿里巴巴,聯(lián)想,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中移動,大唐電信,展訊,中國移動研究院,信威通信,酷派以及海峽對岸的同胞們:宏基,聯(lián)發(fā)科技,臺灣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