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警惕!印度政府可能會對中國手機課征反傾銷稅

近來,據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本土智能手機業(yè)企業(yè)指控中國手機企業(yè)接受非正當補貼,要求印度政府對中國手機企業(yè)課征反傾銷稅。
   2016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上演了一幕大戲,華為、OPPO、vivo順勢而起,而原本有實力與之相抗衡的小米卻意外的出現下滑,其供應鏈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則被市場傳言互聯網手機品牌的衰落,與此同時,魅族遭遇高通起訴,中興更是遭遇沒做制裁,這些因素無疑為華為、OPPO和vivo的崛起制造了有利條件。

  從目前來看,國內市場幾乎處于飽和之際,增長的空間已經變得十分有限,同時市場份額幾乎被前幾大手機廠商所吞噬,如若想生存下去,一個方向是走運營商渠道,而另一個方向則是走向海外市場,無疑,走向海外市場成為眾多手機廠商的首選。然而,在國內手機廠商走向海外市場之際,又將面臨諸多難題。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印度市場。

  以印度市場為例,其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市場的第二大手機市場,截至目前,小米、OPPO、vivo等都已經大力在印度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工廠,就以小米來說,前不久其再次宣布在印度新建第二座工廠,而還有消息稱,小米將會在印度興建1-2座工廠。但是在該過程中無疑會遇到不少問題,前不久OPPO在印度工廠遭遇罷工被圍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內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的發(fā)展可謂是“不留余力”!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所占據的份額已經達到了46%接近一半,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14%,其中小米、OPPO、vivo以及金立等出貨量更是名列前五,而印度本土企業(yè)市場份額則不斷下滑。而印度品牌智能手機的市占率則從2015年同期的54%銳減至去年同期的20%。

  在這種情況下,近來,據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本土智能手機業(yè)企業(yè)指控中國手機企業(yè)接受非正當補貼,要求印度政府對中國手機企業(yè)課征反傾銷稅。

  何為反傾銷稅?所謂的反傾銷稅指的是對傾銷商品所征收的進口附加稅。當進口國因外國傾銷某種產品,國內產業(yè)受到損害時,征收相當于出口國國內市場價格與傾銷價格之間差額的進口稅。

  反傾銷稅存在的目的在于抵制傾銷,保護國內產業(yè)。通常由受損害產業(yè)有關當事人提出出口國進行傾銷的事實,請求本國政府機構再征。政府機構對該項產品價格狀況及產業(yè)受損害的事實與程度進行調查,確認出口國低價傾銷時,即征收反傾銷稅。

  政府機構認為必要時,在調查期間,還可先對該項商品進口暫時收取相當于稅額的保證金。如果調查結果傾銷屬實,即作為反傾銷稅予以征收;傾銷不成立時,即予以退還。

  據國際規(guī)定,為防止最終確定實際交稅的時間拖得過長,《反傾銷協議》規(guī)定,在提出要作出反傾銷稅最終估算的數額之后,通常在12個月內最長不超過18個月作出決定,而且如果追溯征稅的稅額超過了最終決定的傾銷幅度,則自作出對反傾銷稅的最終決定之日起的90天內返還進口其超征的部分。

  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匿名消息來源指出,印度智能手機企業(yè)領袖最近會見政府官員時,表達他們對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所采取競爭策略的高度關切。據知情人士稱,印度手機業(yè)界領袖在最近幾周同政府官員會面,傳達這一訴求。

  Intex科技創(chuàng)辦人班薩爾表示:“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支持,政府更應該支持自己的人民。班薩爾還呼吁印度政府,應對中國手機課征反傾銷稅,就連中國企業(yè)在印度組裝的手機也要課征,因為這些手機組裝同樣也有來自北京的補貼。”

  此外,曾經身為印度第三大手機業(yè)者但如今跌出前5名的Karbonn創(chuàng)辦人詹恩也表示:“中國手機業(yè)者的行銷費用太高了,政府應該做些事情了,否則這不僅是印度手機業(yè)的損失,也將是政府的損失。”

  同時,Micromax執(zhí)行長沉恩更是直接指控:“中國向來是由政府大量補貼業(yè)者,以刺激產品外銷,反觀印度政府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對進口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和零組件課徵高稅收,以縮小印度品牌與大陸品牌的銷售差距。”

  目前,暫且還沒有消息表示印度當地政府的回應,不過,一旦印度政府最終采取了征收反傾銷稅的話,那么,對于國內手機企業(yè)在印度的發(fā)展勢必會遭遇重擊。

  其實,印度對中國產品的抵制經常出現,早在2016年就爆發(fā)過一次,而在前不久,OPPO在印度的工廠更是爆發(fā)了罷工事故導致工廠被印度員工圍堵。

  毫無疑問,印度已經成為全球手機產業(yè)增長最快的市場,也是全球手機品牌的的必爭之地。2016年,中國手機品牌相繼出海印度,小米、樂視、金立、OPPO、vivo等廠商相繼在印度設立工廠。

  與此同時,手機ODM以及相關零部件企業(yè)也在向印度轉移,聞尚、財富之舟(MCM)、與德、海派等供應鏈企業(yè)也不斷擴充產能。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在印度設廠的手機相關企業(yè)近百家,印度的手機產業(yè)鏈已經初具雛形。隨著“印度智造”政策的不斷推進,未來的3——5年,中國的手機核心部件廠商也將逐步向印度遷移,印度將有望成為繼中國之后新型手機產業(yè)制造基地之一。

  在手機產業(yè)鏈,印度方面可以說是完全在依賴我國,不僅僅是在終端市場,而在供應鏈更是如此,毫無疑問,國內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的發(fā)展大大的促進了當地手機產業(yè)的發(fā)展,然而,印度當局還提出“印度制造”這一的要求,國內非常多的手機產業(yè)廠商也都在積極配合,從供應鏈廠商到ODM廠商乃至整機廠商都有企業(yè)在印度建廠生產。

  這對于印度而言,不僅僅促進了印度手機產業(yè)的發(fā)展,這幾年印度手機市場的發(fā)展速度我們有目共睹,毫不夸張的說,其中國內手機產業(yè)鏈廠商功不可沒!此外,國內手機產業(yè)鏈廠商在印度建立工廠,也幫助印度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口失業(yè)問題,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為印度手機市場帶來了技術和經驗等!毫無疑問,國內手機產業(yè)企業(yè)在印度發(fā)展,為印度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

  如果印度政府最終對中國手機廠商以及組裝廠采取了反傾銷稅的話,那么,其不但會對國內手機廠商在印度的發(fā)展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對于印度手機產業(yè)而言,勢必也將會造成嚴重的打擊!據了解,中國企業(yè)已大幅增加了本地組裝手機的比重?,F在這些手機已構成他們在印度市場銷售的全部手機的約75%。這意味著任何打壓進口的措施也將給印度經濟造成損失。

  隨著國內企業(yè)走向國際化,所面臨的反傾銷稅的征收也越來越多。據商務部消息,4月1日,土耳其經濟部對華光伏組件反傾銷案做出終裁決定,認為中國進口涉案產品存在傾銷,并對土國內產業(yè)造成損害,決定自即日起對中國產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

  而在4月7日,歐盟開始對中國的熱軋扁鋼征收18.1%到35.9%不等的關稅,期限為5年,我國對歐盟每年出口約400萬噸各類板材,其中熱板占主流,二者合計對我國板材出口有一定影響。在今年年初,美國也對中國鋼鐵產品征收超75%反傾銷稅。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