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去年,超過一萬名大學畢業(yè)生進入華為,他們大部分來自985院校,包括浙大、上交、西交、清華。當一個個名校生踏入華為,對收入、前程喜笑顏開,卻從未想過公司正在同多少危機肉搏。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三十而立」,這句古訓讓現代人很緊張。

  假設22歲大學畢業(yè),你我只有8年時間成家立業(yè)。

  然而在今天的中國,戀愛、家庭、教育都要以一張房產證為前提。因此,凡是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大多先立業(yè),后成家。

  三十而立,把這句古訓翻譯成現代漢語:畢業(yè)后,你有8年時間打拼,買套房,然后才能擁有一個幸福人生。

  然而這場8年抗戰(zhàn),需要你用盡每一絲力氣打拼。

  你還剩多長時間?距離首付,還差幾萬?足夠努力嗎?

  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努力,真的有用嗎?

  這是杜少的第18篇真實故事,你將看到一個懷揣夢想的青年,燃燒青春努力10年之后,將得到什么結果。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每當看到斯嘉麗?約翰遜的華為P9手機廣告,老周都會感到一陣惡心。

  去年,這款手機是華為力推的產品,好萊塢一姐都給中國手機拍了廣告。

  身為華為的老員工,老周卻感覺不到驕傲。斯嘉麗?約翰遜甜美的微笑,只能讓老周想起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繁重工作,緊接著嘴里泛起一股怪味。

  老周最怕在地鐵里想起工作,光是地鐵環(huán)境就讓他想吐——

  前面的人永遠洗不干凈頭皮屑;后面的人永遠照準老周的腰椎猛撞;上風口永遠有人滿嘴老煙味兒;在老周沒摸過、也沒看過的方向,永遠有位女士叫囂:「你特么擠到我了」...

  這種時候,老周都會盤算自己的社會地位。

  交了房貸之后手頭拮據,買的二手車不好意思開著去參加同學聚會,女友父母不同意女兒嫁給自己...

  每次想到這里,老周慌了。

  34歲的老周習慣用「畢竟自己是農村出來的」安慰自己。標準降低一點,老周就自認為是個有車、有房、有「準」媳婦的人。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然而,不單上班的時候心慌,下班的時候更慌。

  深夜,地鐵早已停運,老周坐在網約車的后座,緊盯著華為基地,里面辦公大樓燈火通明——

  他怕自己下班太早,被更年輕、更舍得加班的人搶去風頭...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倒退10年,同事都喜歡他,那時叫他小周。

  小周畢業(yè)于985大學,成績排在前10%,清華北大的學生他也不放在眼里。果然,華為校招,小周入選,他成了天之驕子。

  天之驕子當然是與眾不同的,小周入職第一天就揚言:「我要改變中國通訊業(yè)的未來?!?/span>

  雖然剛入職,但小周年薪10萬,而那一年深圳龍崗區(qū)的房價每平米只要6000多元。小周被安排在售后體系,負責產品交付,經常出差幫客戶部署系統(tǒng)。

  工資高,專業(yè)對口,還能全國到處跑...小周興奮極了,中國通訊業(yè)的未來,舍我其誰。

  和客戶接觸過幾次,小周就想提出一套系統(tǒng)改進方案,主動在夜里看書學技術。

  夜里看書,白天自然沒精神,主管找他談話,小周反過來給主管上了一堂現學現賣的技術課,當場被主管戳著腦門罵:

  「你他媽的懂個屁!小心你的考核!」

  在華為,每個季度都有績效考核,分ABCD四等,年終還要匯總考評,直接決定年終獎、升級和股權。

  A和B之間,收入差距可以高達20萬。A意味著升級加薪,連續(xù)兩次D,將被淘汰。

  入職第一年,其他新人都拿到了A,只有小周的評級是B。

  第二年,部門又來了幾個新人,小周想拿一個A,更想用一套技術革新方案技驚四座。他開始在上班時間偷偷看資料,自己的本職工作根本完不成。

  年終績效考核,小周背上了一個「D」。

  小周想不通:主管憑什么給我一個D?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25歲那年,小周突然發(fā)現,還有兩件事變了,都想不通。

  其一,自己胖了。

  讀大四的時候,自己渾身上下全是瘦肉,做40個引體向上,都不太出汗。25歲那年,小周穿不上過去的牛仔褲了,故意少吃,也瘦不下來。

  其二,除了自己,同事都升職了。

  準確地說,華為實行職稱評級制度,小周入職的時候,評級13級。小周25歲那年,和他一起入職的同事,大多都升到15級,少數升到14級。

  只有小周,還是13級,和新人一樣。

  小周不痛快,向上級要求調崗,去研發(fā)部門工作。對每天自學而來的專業(yè)技術,小周很自信。然而主管對小周還是那句評價:「你他媽的懂個屁!」

  繼續(xù)留在原崗位,小周感到了難以想象的疲憊感。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最讓小周心煩的,是夜里不能好好睡覺。通信系統(tǒng)升級一般在凌晨0點到4點,有任何問題必須立即解決,否則就是重大事故,影響整個地區(qū)通信。

  夜里一個電話打來,再困再難,小周也必須爬起來解決。

  但25歲的小周也遇到了好事——他戀愛了。

  這是小周的初戀女友,每周只有周日見面。1個月后,姑娘嚴肅地問小周:你平時能不能早點下班?

  然而小周不可能早下班,就連睡眠時間每天也只有6小時。

  每天早上8:30準時開工,包括午飯、午休時間,小周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6小時。而且開工前,小周要先交出自己的手機,工位上的電腦也屏蔽互聯(lián)網。

  每天16個小時,他只能做和工作相關的事情,別說早下班,聯(lián)絡女友也是不可能的。

  十年如一日,這是小周的日常。

  到了30歲,他所在的部門里幾乎都是新人,就連部門主管,也是在他后面入職的同事。

  30歲,沒人再提小周,他已經被人叫作「老周」。

  老周終于發(fā)現,中國通訊業(yè)是不可能被自己改變的。但只要每天16個小時坐在工位上,很容易就能拿到一份工資。

  更何況,大家還會尊稱自己一聲「老周」。

  老周不再動腦子,但仍然很努力,他能把每天16小時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無論主管什么時候找到老周,老周都顯得很忙,手頭永遠有事在做。

  30多歲,老周的體型越來越像外星人——

  他的肚子、屁股滿是贅肉,但四肢骨瘦如柴。

  老周的頭總向前探,因為抬起頭頸椎會受不了疼痛。同理,腰板要微弓才舒服。

  但這樣的姿勢,讓老周感到自己很有「老資格」。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2017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主管臨時通知他,幫忙向新人介紹業(yè)務重點,老周很自然地把手背在了身后,邁起了四方步。

  見到新人,老周問了一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么?」

  新人眼睛放著光說:「我要改變中國通訊業(yè)!」

  去年,超過一萬名大學畢業(yè)生進入華為,他們大部分來自985院校,包括浙大、上交、西交、清華。

  當一個個名校生踏入華為,對收入、前程喜笑顏開,卻從未想過公司正在同多少危機肉搏。

  財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增加1300多億人民幣,利潤卻僅僅增長10億。在人力上,華為在業(yè)內是出了名的肯砸錢,資歷如老周一樣的員工,就算毫無技術,年薪肯定在100萬以上。算上五險一金及差旅,企業(yè)每年要為這批老員工付出至少200億。

  于此同時,全球通信行業(yè)正迅速縮水,當移動互聯(lián)網高速公路在全球搭起,吃完這片肉的通信企業(yè)再想擴張,難上加難。老牌資本主義企業(yè)諾基亞裁掉1萬人,離死不遠的愛立信甩下3900人,掙扎求生。

  內耗外困讓這艘搭載17萬人的宇宙飛船左右搖擺,下一個死的是不是華為,無人知曉。

  2月,互聯(lián)網上瘋傳華為即將清理34歲以上部分售后交付員工,盡管官方辟謠,但上周末,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告訴所有人: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斗就垮了?!?/span>

  「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任正非沒有胡吹,這個1944年生于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縣的老頭跟老周一樣,是個農村「苦孩子」。

  如今34歲的老周,年薪百萬,老婆孩子熱炕頭,而34歲的任正非只是一個當兵的。創(chuàng)立華為時,任正非已經43歲,白手起家,而絕大多數中國人到這個年紀最愛說的話是:「混兩年就退休了?!?/span>

  人和人就是不一樣。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美團網創(chuàng)始人王興說,多數人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上月,一篇文章「就算老公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創(chuàng)業(yè)者」閱讀量破100萬,刷爆了朋友圈。

  文章內容不復雜,作者丈夫是公司第二個員工,創(chuàng)業(yè)7年,熬更守夜付出整個青春,上周卻被CEO擠出領導層股權、分紅全無,要么凈身離職,要么留下,月薪2萬。文章一發(fā)出獲贊5.2萬,眾聲喧嘩。

  后來公司CEO不得不發(fā)聲,指出當事人能力早就跟不上公司發(fā)展,工作情況很差,出于對公司貢獻更大,更有價值員工的尊重,依然不會給他更多利益。

  兩種聲音引起巨大討論,又恰恰碰上華為清理員工的新聞曝出。

  話題在整個知乎上持續(xù)發(fā)酵。相關問題瀏覽量超過100萬,1400條答案中多數質問華為,最高者贊超過7600。

  的確,拼死拼活十幾年,傷病滿身,一朝清退,多數人絕不接受,但你們是否想過:

  沒有成績說話,工作再久、再苦、再累,有用么?

  遺憾的是,只有少數人意識到世界的殘酷,多數人更沉浸于道德評價和自我麻醉中。

  前幾天,我和一位大哥聊天,在華為7年,他主動換了3個崗位,拼命學習,離職時級別20,遠遠高過老周。

  不得不承認,老周一點不值得同情。別人拼命時,他卻從未跳出舒適區(qū),沉浸熟悉的工作、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人里,在錯誤的方向努力,注定毫無價值。

  尼采說得沒錯,多數人25歲就死了,到75歲才埋。

中國式員工:20歲你玩命干,30歲你快滾蛋|真實故事
 
  2017年春節(jié)后的那天,34歲的老周在培訓時拍著新人的肩膀大笑:「有理想就對了!」回到工位,老周收到1封新郵件。10年來,他曾無數次打開郵件,從未想過這封將有什么不同。

  郵件來自公司人事,直到看完,這個34歲的交付工程師自己也無法相信那6個字:

  建議主動離職。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