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稍微深入了解一下為什么美國運營商會因為5G而不惜在已經達成口頭合作的情況下依舊取消與華為合作的計劃。相信大家還記得,在CES 2018期間,華為準備進軍美國市場的前夜,準備與華為合作的美國運營商——AT&T與Verizon均拋出取消與華為合作的消息,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至今三方仍未有一個確切的回應。


日前,一份《Secure 5G—The Eisenhower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for information age》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文件流出,此文稿顯示,美國將建一個集中化、全國性的5G網(wǎng)絡,并且在3年之內建成。目前全球各國都在布局的5G技術,眾所周知,5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離商用的日子越來越近,在5G市場的這個大蛋糕下,美國將華為視為最強大的對手。

出于什么原因?此報告顯示,2010-2016年間,華為從不到9%的份額到現(xiàn)今29%的全球市場份額領跑著4G LTE市場。該文檔還提到,如果不計美國市場在內的話,華為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40%。
相信看到這里,很多人就會說,這都是4G時代的事,與即將到來的5G有什么關聯(lián)呢?在這里,筆者先提一點,相信大家都知道G代表的就是Generation(代),也就是即將到來的5G已經是第五代無線通訊技術。那么,每一代的技術又是誰提出來的呢?又是誰來制定甚至統(tǒng)一這一標準呢?

今天,我們就來稍微深入了解一下為什么美國運營商會因為5G而不惜在已經達成口頭合作的情況下依舊取消與華為合作的計劃。
在智能手機大爆發(fā)的時代,第三代通信技術——3G,包括CDMA2000(對應我國電信)、WCDMA(聯(lián)通)以及TD-SCDMA(移動)三種標準應運而生。其中前兩者占據(jù)最大市場,因為前兩種是以歐美以及日本的通信協(xié)議技術為主?,F(xiàn)今發(fā)展的4G技術,主導權依舊掌控在落在歐美的手中。準確的來說,3G和4G的制定標準一直掌控在高通手中,這也是為什么高通進幾年一直在打專利官司的原因。
但時至今日,無線通信技術被高通壟斷的時代該結束了。不知大伙知不知道第五代無線通訊技術是由哪個國家制定的?答案就是——中國,此次5G所用方案是以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
為什么會選用華為的Polar Code方案?其實,當時具有競爭資格的有三家企業(yè),分別是來自美國的LDPC方案,法國的Turbo2.0方案,以及中國華為推薦的Polar Code方案。雖說三家的技術都很過硬,但最終,華為公司提案以59家公司的支持獲得勝利,Polar Code最終成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
華為的Polar Code成為最終方案可能引起了美國的不滿,今天美國流出的報告指出,美國方面將在3年內建成集中化、全國性的5G網(wǎng)絡(也就是說,美國不會使用華為的Polar Code)。雖說特朗普已經澄清,“盡管一份備忘錄表明美國正在考慮建設國有超高速5G無線網(wǎng)絡,但實際上,目前并沒有這方面的計劃。”
但此消息一出,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華為1月初被拒于美國手機市場之外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的標準,這僅僅是個開始,這要在全球范圍內推行甚至普及還是需要各個國家的支持。
美國對5G的這塊大蛋糕可能已經開始急眼了,我們自身也要開始不斷的發(fā)力。因為,一場關于5G“軍備競賽”的槍聲已經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