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近日傳出有意對中國制造業(yè)實施出口管制的消息后,分析師擔心應材(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fā)(Lam Research)等美國設備廠將淪為炮灰。
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專門為半導體制造商供應晶片生產所需的精密設備。長久以來美國半導體設備商的大宗訂單來自英特爾、三星電子及臺積電等半導體大廠,但近年隨著大陸半導體產業(yè)崛起,大陸業(yè)者開始擴大采購生產設備。
2015年中國政府發(fā)表“中國制造2025”產業(yè)政策后,便立志讓中國在10年內成為制造強國,其中重點之一就是半導體制造。
今年5月應材財務長杜恩(Dan Durn)發(fā)表上季財報時曾表示:“中國半導體設備支出持續(xù)擴大。中國半導體制造商不僅發(fā)展策略明確,也有穩(wěn)固的財力資源。”
投資機構Cowen & Co.分析師??枺↘rish Sankar)估計,他所追蹤的8家半導體設備商在過去12個月內,平均營收有14%來自大陸市場。這8家半導體設備商不乏美國業(yè)者,換言之未來若美國瞄準“中國制造2025”實施出口管制,諸如應材、科林研發(fā)及科磊(KLA-Tencor)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商營收可能受到波及。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分析師雷恩(Richard Lane)也在周一報告中表示,假設美國對大陸實施出口管制,“中國晶片業(yè)者將找不到其他能供應尖端半導體設備的替代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