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華為“鴻蒙”又成了焦點

鴻蒙第一次被外界知曉,應該是在今年3月。當時,余承東曾對外宣布:如果哪天安卓不給我們用了,我們還有B計劃。當時,余承東還說,“B計劃”屬于萬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
   一則來自深圳特區(qū)報的消息,“鴻蒙”又成了焦點。
 
  據深圳特區(qū)報的報道,華為消費者業(yè)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日前透露,明年華為除了手機、平板和電腦,其他終端產品將全線搭載鴻蒙系統(tǒng),并在海內外同步推進;此外,鴻蒙系統(tǒng)的全面開源也將在明年8月正式開放。
 
  下一步,或許是手機了?

  鴻蒙是什么?
 
 今天,華為“鴻蒙”又成了焦點
 
  鴻蒙第一次被外界知曉,應該是在今年3月。當時,余承東曾對外宣布:如果哪天安卓不給我們用了,我們還有B計劃。當時,余承東還說,“B計劃”屬于萬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
 
  這個B計劃,就是鴻蒙。余承東說,這是華為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操作系統(tǒng)OS。
 
  在今年5月份,任正非接受了國內媒體的采訪;在此次采訪中,任正非也談到了華為的備胎計劃,他說“備胎之所以是備胎是因為在非常時期才拿出來用的,在和平時期還是要用主胎,不能隔絕自己。”備胎計劃中,就有鴻蒙的位置。
 
  不過,任正非也強調,鴻蒙系統(tǒng)的產生本身并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萬物互聯(lián)、將來走向智能社會所做的一個操作系統(tǒng)。
 
  到了8月9日,鴻蒙OS終于正式面世。
 
  當天正好是余承東的50歲生日,他把鴻蒙稱為自己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余承東說,隨著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為認為需要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tǒng)的跨平臺能力,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的操作系統(tǒng)。
 
  據介紹,鴻蒙操作系統(tǒng)首次將分布式架構用在了終端上,能夠實現(xiàn)跨終端無縫協(xié)同體驗;而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可以解決現(xiàn)有系統(tǒng)性能不足的問題,使得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進程通信效率較現(xiàn)有系統(tǒng)提升5倍。
 
  除此之外,鴻蒙操作系統(tǒng)采用了微內核設計,可以擁有更強的安全性和低時延的特點;而多終端開發(fā)IDE可以實現(xiàn)一次開發(fā),多終端部署,實現(xiàn)跨終端生態(tài)共享。
 
  鴻蒙的路線
 
  “鴻蒙是個早產兒。”一位華為內部人士曾這樣告訴網易科技記者。余承東也曾透露,鴻蒙系統(tǒng)發(fā)布的進程確實被加速了,按照原計劃是明年春天發(fā)布。
 
  據余承東當時說,華為從10年前就開始涉足操作系統(tǒng)領域,已經投入4000-5000人的研發(fā)團隊,尤其是最近幾年投入的資源特別多。
 
  根據當時披露的鴻蒙OS路線規(guī)劃圖顯示,首款搭載鴻蒙OS的產品將會是榮耀智慧屏;到2020年,將推出鴻蒙2.0版本,內核及應用框架自研,通用微內核架構,高性能圖形棧,支持多語言統(tǒng)一編譯,多終端開發(fā)IDE,應用在國產PC、手表手環(huán)、車機等產品上;2021年,鴻蒙3.0將會推出,實現(xiàn)優(yōu)化軟硬件協(xié)同、垂直加速文件系統(tǒng),將應用到音箱和耳機產品上;到2022年以后鴻蒙將應用于VR眼鏡及更多設備。
 
  今天,華為“鴻蒙”又成了焦點
 
  余承東當天曾許下新的心愿:把鴻蒙操作系統(tǒng)要做成世界級的OS。到了9月19日,任正非接受美國《財富》雜志也提到了鴻蒙。
 
  在被問及“有多大的信心在接下來兩到三年內把鴻蒙打造成一個可以與蘋果系統(tǒng)相媲美的操作系統(tǒng)?”時,任正非表示,應該不需要兩到三年。
 
  任正非說,他說話要保守一點,對于他們(管理層)來說,不需要這么長時間,“但是也要看到,我們一定要在軟件上改變自己落后的狀況。我們在大的軟件架構上是有不足的,但是在嵌入式軟件方面(硬件系統(tǒng)嵌進軟件),我們是最強大的。”
 
  任正非當時說,“我們要把現(xiàn)有的軟件能力改造過來,擔負起大的操作系統(tǒng),是有些困難的,但是我們有信心。這信心不是說說而已,是實際已經有些準備了。”
 
  王成錄這次也強調,華為手機仍然會優(yōu)先選用安卓,只有在實在用不了的情況下才會采用鴻蒙。
 
  不過,鑒于他說的“手機、平板和電腦,其他終端產品明年將全線搭載鴻蒙系統(tǒng)”,鴻蒙的路線時間是不是有加速?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