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下令增城SDP10.5復工
據面板設備商傳出的消息稱,在日、韓廠商要求依期完成交貨合同的壓力下,加上年底去明年面板訂單的風險訂單評估,以及鴻海跟蹤了全球舊面板產線員工流動情報后,退居二線的鴻海原掌門人郭臺銘先生給鴻海體系內部相關部門予明確指示,本月重新啟動廣州增城SDP10.5代線的建設。
據產業(yè)鏈和臺媒傳出的消息顯示,郭臺銘先生已經親口答應設備商們,將按照前后工段順序,各個相關的設備供應商按增城SDP相關部門的指令,把滯留在供應商倉庫或產線上的設備,在明年一季度之前交付到增城,并加快設備在產線的安裝進度。還沒有進行生產的設備,則可能會按照需求進行調整,但基本上原簽訂合同上的采購內容不會更改變動。
傳言稱廣州政府前段時間發(fā)出的面板刺激政策,可能是增城SDP10.5代線得已重新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12月13日,廣州市印發(fā)實施《廣州市黃埔區(qū)、廣州開發(fā)區(qū)促進新型顯示產業(yè)發(fā)展扶持辦法》(以下簡稱“新型顯示產業(yè)10條”),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將高世代OLED、AMOLED、Mini/Micro LED、QLED、印刷顯示、激光顯示、3D顯示、全息顯示、電子紙柔性顯示、石墨烯顯示等產業(yè)定義為新型顯示,對符合扶持辦法要求的企業(yè)給予產業(yè)重金鼓勵。
“新型顯示產業(yè)10條”內容顯示具備政策條件的新型顯示龍頭企業(yè)有望獲得:(1)在企業(yè)投試產當年給予一次性8億元的獎勵;(2)當年工業(yè)產值首次達到60億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6億元;(3)滿足第(2)條要求的企業(yè),從次年起工業(yè)產值實現正增長并達到120億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6億元。
從廣州增城當地的消息也證實了外界的傳聞,在停止了一段時間后,增城SDP10.5再次開始大規(guī)模對外招收各類員工,而工程與檢測人員都是加急外招,也側面證實了SDP10.5復工建設的傳聞。
今年8月份增城SDP10.5代線在建到三分之一時,也就是基本能完成試車的單機單線體設備與車間差不多完工的時候,其它線體建設部分被郭臺銘先生減停,除試車線體繼續(xù)小規(guī)模動行外,封閉了其它的復線產能車間的全部接口,并通過設備供應商停止交付設備和訂單設備的生產,等候新的通知。
隨后就傳出郭臺銘先生尋求新的投資方接手其個人手上部分股權的消息,并且在鴻海多次否認增城SPD有關聯后,夏普SDP也表示郭臺銘先生已經有了股權接手方,增城SDP的基本運營將繼續(xù)。
同時增城股權投資方也表示,增城SDP已完成部分正常運營,但確沒有明確未建部分產能命動會是如何。
但是為這條產線提供設備的廠商在這期間卻頭大如斗,據稱在接到停產通知后,設備廠商除了積極與夏普、SDP、增城國資溝通外,同時也希望郭臺銘先生、鴻?;蚋皇靠的軌虺鰜砩坪?。
但是設備商得到了信息除了是無期限的合同交付時間延后外,還有部分設備廠商也收到了不同股權控制方提出的已交付設備款折扣結付貨款的要求,從高的八折,到半價不等,一下子把面板界的設備廠全弄蒙了。因為如果產線還沒完全建完就提出這類設備貨款折扣要求,一般就表示這個項目要“爛尾”了……
加上除了增城SDP10.5代線出現狀況外,廣州的LGD8.5代OLED面板線也同樣出現狀況,有傳聞稱如果這條產能的進展不順的話,也將只建一半的產能,剩下復線部分,也同樣有“爛尾”的風險。
廣州LGD8.5代OLED面板線由于LGD在前兩年答應了韓國政府,不會把核心的OLED面板技術帶過來,回些一些工序的技術是由設備供應商自行研發(fā)并提供的,所以LGD這條8.5代OLED面板線也成了技術試驗田。
但行業(yè)還是給LGD又開了一次玩笑,多數所謂的新技術在這條8.5代OLED產線,短時間根本無法成熟,導致LGD在年底良率達到80%的目標基本無法完成,從九月試車線啟動量產后,良率遲遲不能突破60%,也就是產線技術達不到真正的量產水平。
據產業(yè)鏈消息稱,LGD在與設備商溝通后,設備廠商同樣要求LGD嚴格履行原來的采購合同,不過如果LGD沒有把握的話,設備廠商們后續(xù)的設備與按韓國本土的規(guī)格提供。LGD也在外界質疑廣州LGD8.5代OLED面板線進度時表示,將會把LGD韓國本土的成熟量產工藝復制到這條產線上來,以保證這條產線能達到最開始的產能設計要求。
不過同一個地方兩條面板產線都出現狀況,也讓廣州近期成了全球面板設備廠商們的臨時聚集地,目光都緊盯著這兩條面板產線開工狀況。據稱多數設備供應商都希望郭臺銘先生能在關鍵的時候能拉大家一把,郭臺銘先生也覺得面板的機會還是有,所以反過來一舉表態(tài),趁現在其它的在建面板線都放緩進度的情況下,讓全球的面板設備廠商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增城來,合力把這條SDP10.5代線快速完工。
在面板設備界,除了一些前段輔助制程工序和部分后段的模組加工制程工序外,核心的半導體成膜工序設備、功能穩(wěn)定工序設備,都本上都是由日本、韓國和美國控制,而核心的設備元器件,則基本上是日本和美國控制。再分細一點的話,日本人控制了步進控制技術,美國人控制了線性控制技術。
這一波面板周期的競爭終場,已是中國內地
而從全球范圍來看,這一波面板周期基本上代表了以平板顯示為主的顯示產能完成了往中國內地的轉移,未來海外除了保持精細面板產能和必要的保留面板產能外,新建的面板產能需求,很可能完全看中國內地的產業(yè)政策需求如何了。
而且隨著中國內地的面板設備國產化程度也在積極推進,海外的面板設備廠商對未來的命運都十分悲觀,基本上都是準備在2021年底左右把這一波周期的中國內地擴產產能設備生產交付安裝完成后,就轉行干別的去了。
目前中國內地除了以前規(guī)劃的兩條10.5代液晶線、兩條8.6代液晶線還在進設備外,剩下的就是惠科的長少8.6代OLED面板線,和幾條在建的6代柔性OLED面板線在陸陸續(xù)續(xù)進設備,而且進設備節(jié)奏也在明顯放慢,交貨期都在延后。
而鴻海除了在美國的10.5代面板線已經變卦了外,甚至降級成6代面板線的規(guī)劃都不見得能實施,除非真的蘋果說“我支持你”。另外鴻??刂频南钠沼媱澰谌毡窘?代OLED線的案子,也沒有得到日本產業(yè)界的響應;如果把建設地點像廣州增城10.5代線一樣挪到中國內地或臺灣本土,鴻海也沒有底氣能保證產線不會爛尾。
而今年的面板廠過得都十分辛苦,特別是做標準品的廠商,甚至是大家都有點小錢賺的手機面板,今年在華映死在倒春寒下之后,JDI還是接著步入了關廠的后塵。
同樣面板廠商由于對于LED新型顯示技術的炒作也很敏感,所以對后續(xù)的市場同樣并不如前幾年樂觀。
而且中國內地的面板企業(yè)同樣在重復海外面板企業(yè)的技術升級無望情緒,同樣沒有繞開海外面板企業(yè)此前所研發(fā)出來的高成本mini led光源技術與液晶光閥面板光源技術升級之路,在這條成本下不來,驅動技術上不去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另外由于LED新型顯示技術除了產業(yè)鏈跟現在的平板顯示技術的產業(yè)鏈同樣成熟外,投資成本卻低了很多,甚至進入的門檻也比液晶面板低很多,產能復制起來,速度與規(guī)模都將十分恐怖。
一旦有數字驅動優(yōu)化技術與視頻處理技術的終端廠商深度介入到LED新型顯示領域,依據行業(yè)需求打造出成本并不高的LED顯示屏后,液晶面板或OLED面板的命運還真的很難說。
至少miniled光源技術的液晶面板都有人要的話,把miniled光源陣列驅動與顯示技術,直接拼接成同樣分辨率的miniled顯示屏的日子也就不遠了。畢竟亮度要求只有十分一不到的led芯片,那價格也早就爛到所有顯示屏的成本線以下去了。
與現在液晶面板過半的產能在中國內地一樣,LED半導體產業(yè)過半的產能也同樣集中到了中國內地,而且面臨著同樣惡劣的市場競爭關局面。實際上,如果從半導體的制造技水平等線來看,兩者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水平線上,設備精度與材料純度基本保持了一致。
回到終端市場層面,由于8K內容的傳輸方法,業(yè)界甚至還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甚至最簡單的數據傳輸線都還沒有搞定。如果8K內容無法生產、傳輸、流通,那么8K顯示有何意義?
或許在5G+8K夢想沒成真之前,才是郭臺銘先生會在10代以上面板線上進進出出的真正原因吧,實際上也跟當年4G+4K剛啟動時的情形也基本上沒什么區(qū)別。但時郭臺銘先生當時還是賭對了夏普堺10代線,以個人投資的身份狠賺了一筆,那么這一次還能不能賭對廣州增城10.5代線呢?
或許業(yè)界也沒有想到,這十多年的顯示技術市場化都是蘋果在推動,當蘋果把制造業(yè)務的代工部分都扔到中國內地后,最后全球競爭下來,決定顯示技術生死命運的終場,都落到了中國內地這一市場上。
而在消費類電子代工制造的五大基地里,歐、日、韓、臺都有蘋果設在核心技術研發(fā)中心,只有中國內地,目前除了軟件應用后端孵化外,蘋果并沒有實際的技術研發(fā)團隊在中國內地從事與技術相關的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