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行動終端市場快速變化,競爭相當激烈。產業(yè)鏈上的合作與競爭狀況充滿博奕與猜疑,沖突也不斷上演,足見,面對風起云涌的智能型手機戰(zhàn)局,軟、硬件廠商所面臨的挑戰(zhàn)已不同于以往,商業(yè)模式與策略布局都必須積極因應調整。今日(12日),研究機構Gartner舉辦「消費科技市場趨勢論壇」,邀請副總裁Andrew Johnson、研究總監(jiān)蔡惠芬與首席分析師呂俊寬,提出預測并深入討論,各廠商在后智能手機時代中,如何從中創(chuàng)造商機,又如何調整戰(zhàn)略布局呢?
Gartner對2013年消費科技市場做了以下重點預測:一、至2016年,穿戴式電子裝置產值將上看100億美元,不僅如此,還會創(chuàng)造新的生態(tài)模式如行動付費或是醫(yī)療應用等,改變人們目前依賴手持裝置習慣。對此,Andrew Johnson秀出帶在手上的智能手表,表示未來穿戴式裝置將會結合信息、醫(yī)療、健康等應用繼續(xù)成長。
第二項預測,App應用商店的營收將大幅成長,預計今年全球應用商店收入將成長62%,達250億美元,不僅如此,未來行動裝置上App的重要性將遠大于操作系統(tǒng)的重要性。Andrew Johnson說明,由于App能夠替行動裝置帶來更好的使用經驗,因此未來行動裝置的銷售將會和App息息相關。蔡惠芬說:「要選哪一個OS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廠商選擇哪一種生態(tài)模式!」
市場多元化、裝置多元化,如今已是確定的事實。2014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顛峰,隨后,將呈現(xiàn)成長平緩。究竟,智能手機是否已經過時了呢?
即使人們對自己的智能手機不斷升級、換代,制造商也不對推出更高階的手機,但整體營收卻漸趨平緩,是否暗示了智能手機已飽和的現(xiàn)象呢?對此,呂俊寬強調:「關于消費性電子產業(yè),我們看到的狀況,就是『即使它有很好的前景,但整個盈余依舊不停地下滑?!挥纱?,我們可以了解,對整體產業(yè)來說,不論是成長上或是創(chuàng)新上都容易受限,面臨的挑戰(zhàn)只會更大。他指出,其實就連智能手機龍頭如三星與蘋果,都有面臨盈余成長漸趨緩慢的問題。另外,中國手機市場即便低階智能手機出貨量很高,但盈余其實也相當低。
不過,蔡惠芬認為,廠商只要掌握三大關鍵,就能夠繼續(xù)維持市占。也就是,裝置將隨時聯(lián)機(link everywhere)、要發(fā)展新接口模式(interface)如手勢、眼球、語音控制等;以及獨特的娛樂內容和信息提供,才能維持獲利。而這三大關鍵也將決定行動裝置App的導向,每一個廠商必須利用App的獨特性才能阻止裝置銷售下滑的速度。看來,全球智能手機大廠歷經絢爛綻放后的下一關,可說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