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手機報》主辦的《2015手機產業(yè)高峰論壇系列——“指紋&虹膜”支付如何撬動生物識別萬億市場》在深圳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隆重召開,會議得到奇酷手機、有盾網絡、中科虹霸、騰訊、握奇、支付寶、vivo、釋碼大華、歐貝特、新思、聯想云、邁瑞微、CrucialTec、耀陽、義隆電子等手機、生物識別、互聯網以及第三方支付廠商的大力支持。
在論壇上,上述公司代表各抒己見,從“互聯網+”、移動支付的現狀、指紋與虹膜的發(fā)展、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到指紋&虹膜支付的具體痛點與解決方案等全方位的角度,詳細探討了指紋&虹膜支付的發(fā)展趨勢。
支付寶生物識別技術總監(jiān)朗日:生物識別互聯網金融
“首先支付寶是一個互聯網公司,然后主要是做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就是支付寶做的事情。為什么支付寶要做指紋支付?生物識別技術,特別我們在做的指紋支付這一塊,我們可以看到,安全跟便捷在一些新的技術出現之后,它一定是矛盾的,指紋支付可以做得很安全,它也可以做的體驗比密碼支付會好很多。”
vivo生物識別負責人Alan:生物識別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
“指紋識別未來極有可能會像攝像頭一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之一。而有了更多機型對指紋識別的支持,加上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推波助瀾,指紋支付必然會快速流行。”
釋碼大華北京戰(zhàn)略合作銷售總監(jiān)趙闊:IRIS+當虹膜識別,碰撞移動互聯網
“虹膜識別技術市場年增長速度為每年33.8%,位居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之首,這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趙闊稱,對虹膜識別的市場前景非常有信心。
據趙闊介紹,在2015Intel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釋碼大華聯合Intel、聯想、民生銀行共同發(fā)布了全球首個虹膜支付功能,并建立全球首個虹膜支付聯盟。
同時,釋碼大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物聯網領域也積極推進紅膜識別技術的應用。
歐貝特亞太區(qū)總經理JohnnyChuang:更安全的指紋支付-基于eSE嵌入安全模塊的指紋識別技術
歐貝特是一家法國百年企業(yè),以印鈔票起家,因此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交情很深,對“安全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歐貝特主要業(yè)務伙伴為銀行、電信運營商以及各國政府。前段時間熱傳歐貝特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御用指紋和移動支付供應商,其安全標準達到7+。
在移動支付領域,歐貝特提供所有關鍵部件及服務組成完整端到端方案。三星即將在中國國內市場推出的samsungpay支付功能就是由歐貝特研發(fā)。
目前,歐貝特剛進入指紋&虹膜支付市場,暫時還沒有與國內指紋、虹膜芯片廠商合作。
新思高級總監(jiān)BrianRoberts:The Security and Simplicity of Biometrics
據Brian介紹,2015年,搭載生物識別技術的設備將達到3.5億臺。而到2018年,搭載生物識別技術的設備更將達到10億臺以上。雖然目前是指紋識別占據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但是到2018年,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也將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形成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
聯想云互聯網認證事業(yè)部首席架構師李?。簞?chuàng)新的身份認證架構與生物識別技術
據李俊介紹,聯想正在打造一個身份認證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聯想并不是提供一個生物識別技術本身的技術,而是想基于生物識別技術打造一個身份認證的方案。同時,聯想作為FIDO聯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詳細介紹了FIDO聯盟的相關情況。
而在眾位大牌嘉賓演講結束后,已成慣例的圓桌論壇如約而至。
此次圓桌論壇話題圍繞“破解‘指紋&虹膜’支付的困局”展開。
邁瑞微總經理郭小川擔任此次圓桌論壇主持人。
郭小川提出,“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指紋、虹膜誰更優(yōu)?”
vivo生物識別負責人Alan:“現在指紋識別基本上已經做得很好,安全性、可靠性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在支付寶還有微信支付這種互聯網行業(yè)巨頭的帶領之下,我們相信很快所有的終端廠商基本上都會把指紋識別模塊作為像攝象頭一樣的模塊標配到手機上來。另外關于虹膜,虹膜的識別性能要比指紋更高,但是目前虹膜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說它需要增加紅外攝象頭和紅外線的問題存在,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我們相信虹膜也是很好的作為支付的生物識別手段。”
支付寶物識別技術總監(jiān)朗日:“我們在做指紋的時候就碰到一些困難,發(fā)現各環(huán)節(jié)接口缺乏統一,所以要把指紋支付做大第一個就是需要把它標準化。虹膜我們很早就接觸過,但當時試用效果不好。其實虹膜如果技術足夠的話,其支付體驗將是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
釋碼大華北京戰(zhàn)略合作銷售總監(jiān)趙闊:“首先技術有一個發(fā)展期。另外支付是一件大事,不是一兩家領頭羊可以去做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在想我們要做一個全產業(yè)的聯盟。我們也研制出了拍照和虹膜采集二合一的攝像頭,解決影響手機外觀問題的技術方案已經有了。”
耀陽總經理博士王文雋:“指紋為何比虹膜發(fā)展好,因為指紋確實是比較古老的技術。在計算機出現以后,在60年代吧,據我所知應該是日本人最先開始把計算機技術跟指紋、圖象識別結合起來。”
國顯張總:“大家沒有發(fā)現在模組方面少一些大陸企業(yè),我們經過分析之后發(fā)現在指紋模組的封裝這一塊有很多的機會,所以我們斥資兩億元,到今年年底大概有2KK的產能,到2016年的年中會達到5KK的封裝產能,這是我們國顯的初步規(guī)劃。”
而各位行業(yè)領袖在圓桌論壇中達成一個共識:指紋與虹膜將共存,不同的應用場景需要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指紋安全性低于虹膜,但識別速度快,于是在看重速度便捷性的小額支付場合更適合用指紋;而虹膜安全性最高但識別速度不是那么快,因此在更看重安全性的大額支付、轉賬場合更適合使用虹膜。
指紋與虹膜,包括其他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今后必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