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論道國產手機如何在海外布局藍海戰(zhàn)略?

從兩個方面回答,今天北美電子商務市場大概1—2萬億美金。其中像Ebay去年交易額大概是接近800億美金。亞馬遜的交易額也很大,這個交易額再放大到北美的社會零售業(yè)總額是20萬億美金,

  QQ截圖20141028093241.png

深圳康佳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部總經(jīng)理 左斌  
    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xié)會會長    劉智勇
    環(huán)球易購副總    吳慶華
    Ebay中國區(qū)業(yè)務拓展高級總監(jiān)    李洪西
    東莞搜谷科技CEO    林豐冊
    遞四方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    劉向東
    華為海思半導體華南區(qū)域銷售主管    陸江
    領歌智能CEO    莊曉豐

左斌:我想問下在做各位大佬,海外跨境電商這個市場的蛋糕到底有多大?值不值得做?特別是我們面臨到一些具體的數(shù)據(jù)問題的時候,我們想看一看,值不值得我們持續(xù)的去投入?

李洪西:從兩個方面回答,今天北美電子商務市場大概1—2萬億美金。其中像Ebay去年交易額大概是接近800億美金。亞馬遜的交易額也很大,這個交易額再放大到北美的社會零售業(yè)總額是20萬億美金,只是從北美以點帶面看到整個市場非常宏大的變化,再加上中國的阿里巴巴馬上要在北美上市,中國的零售業(yè)發(fā)展也非常蓬勃,這是從宏觀角度上的觀察。從微觀的角度,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二代”對產品很熟,年輕、腦子有活力,只要他們滿足這幾個條件,他們轉型做跨境電商,物流問題、營銷問題、平臺問題、產品問題在我們看來都不是問題。

莊曉豐:品牌手機做國內市場跟做國外市場的原因跟區(qū)別,首先是一個行業(yè)的特性,國內市場的中華酷聯(lián)、小米在成本上、供應端,有比我們先天的優(yōu)勢資源的支撐,中國的市場可以說僅是全球市場的1/5,在海外還有4/5市場值得我們做。另外一點是國內要做強做大,很大程度上是靠運營商政策在走,我認為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是非常重要的。

左斌:下面請海貿會劉總講一下海外市場的機會。

劉智勇:其實全球市場非常大,包括中國進口非常大,中國現(xiàn)在是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NO.1,消費力也非常重要。中國因為有中華酷聯(lián)幾個大品牌在這里,所以我覺得我們的二三四線的品牌在國外的機會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中國這種殘酷的環(huán)境下都能殺出來的品牌,在世界上我估計都是所向披靡。國外那邊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還是很弱的,美國是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中心,但是他不是全球的電子商務中心,還不說像印尼、俄羅斯、巴西這種待開發(fā)的市場,中國這些產品物美價廉,我覺得是所向披靡的,就看怎么做。

吳慶華:跨境電商進入國外市場后第一要產權申請,第二產品質量要得到保證。第三你的產品型號要認證。還有要把握好市場管控,做好售后保質,做好了這幾點我相信不僅能夠打開市場,而且還能夠在你的目標銷售市場活得比較滋潤。

陸江:電商這種模式還是圍繞以人為中心的模式,中國已經(jīng)驗證電商本身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我們物流業(yè)非常發(fā)達,但是海外現(xiàn)在受限制是在物流這一塊,整個渠道商像電商渠道商已經(jīng)非常的豐富,非常多,但關鍵很多物流方式?jīng)]法解決,隨著全球化高鐵大建設,電商會迎來下一波熱潮。最后還要關注產品的品質

左斌:去海外推廣一個品牌的渠道成本或項目成本,到底需要投入多少才能入門?

林豐冊:前期我覺得你們不應該自己花錢去推廣自己的品牌,第一是你不懂,第二沒必要,前期你可以零成本,但是你要花精力溝通,打動他們愿意幫你推這個東西。后期你推起來可以做自己的facebook,論壇等等,但是那時候成本是基于你已經(jīng)有很大空間毛利支持下去做這個事情,我覺得那個不算錢了。

左斌:領歌這一塊目前月銷量,還有主要的海外客戶?

莊曉豐:領歌是6月20日開始發(fā)布第一款產品,我們6月20日到7月底單款銷量是16900多部,到8月份的話,我們總共有發(fā)布了3款產品,總共是6萬多臺智能機,這個銷量對于我們新的品牌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

我們主要的海外銷售渠道是線上跟線下兩種模式,線上這一塊我們比較注重跨境電商,線下渠道我們主要采用扁平化的渠道模式,在經(jīng)營線下渠道,我們希望通過廠家經(jīng)過一手直接到達消費者,不希望中間有太多成本產生。

左斌:請劉總分享一下物流的瓶頸會出現(xiàn)在哪里?如何解決?

劉向東:通常大家有共識物流瓶頸旺季會爆倉,平時操作訂單或者是物流配送時效不穩(wěn)定,信息不透明,這是大家通常認為的瓶頸。大家也在努力的降低成本,降低價格,這其實我認為是走偏了,但速度和安全和成本是成反比的。我提倡的是希望我們的供需雙方大家既然在一個生態(tài)圈中,再有效的降低成本。大家每個人有共識的是集約化,把零散的操作統(tǒng)一在一起,并且系統(tǒng)化。有了量,有了系統(tǒng)代替人工,它的成本自然會降下來。但是如果我們的客戶等不到我們的物流供應商做到這一點,而不斷的去挑選便宜的渠道,的確來講,市面上早一天形成突破瓶頸的物流渠道或者是物流服務商,這個就比較難實現(xiàn)

左斌:請問陸總怎樣定義智能終端產品?

陸江:智能終端產品并不局限于手機。包括我們現(xiàn)在的手環(huán)、手表,包括燈泡都是智能終端產品。但是怎么定義這個智能終端產品?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每一個東西都是一個一個的單品,這個單品在市面上遇到的問題是很容易被別人同質化很容易被抄襲,而且消費者對單品感知非常片面,他只知道這個冰箱怎么用,洗衣機怎么用。為什么非一定要用手機控制,或者遠程管理去管理?或者智能化管理?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應用已經(jīng)很好了。這里面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給消費者做產品定義的時候,描繪一個場景。描繪他的一個使用的習慣和場景。

第二個我們要給他一個體驗的機會,這個市場大家經(jīng)常說,智能終端產品為什么到現(xiàn)在沒有起量?說現(xiàn)在的手環(huán)、手表,包括智能家居產品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為什么消費者沒有接受?這里面關鍵問題是消費者并不像我們這么理解這個產品,我們必須要給他一個體驗這個產品的機會,然后我們所有產品必須圍繞消費者,從消費者使用習慣,總這個場景角度設計產品,而非單一的做硬件產品,這樣的話產品才更有可能成功。

左斌:最后想請各位嘉賓做一個總結,每人總結一句話,主題還是圍繞國產手機如何在海外布局藍海戰(zhàn)略。

李洪西:我代表渠道商來看,我們把所有要求還原到最本質就是一條:你對產品有感覺,你對消費市場有感覺。你想從事這方面的跨境電商的創(chuàng)業(yè),從事手機這個領域創(chuàng)業(yè),找廠商找Ebay、亞馬遜,自己建站,所有渠道都準備好了,只要你舉手我們就會協(xié)助你成功。

莊曉豐:作為廠商代表的話,我覺得首先第一做好產品,第二做好服務,第三是營銷這一塊,在座很多兄弟可以幫我們完成。再者是整合資源規(guī)避風險,因為現(xiàn)在資源優(yōu)勢是我們做手機,做產品的一個核心要點。在做產品出口過程當中,也會產生很多風險,整合資源規(guī)避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林豐冊:我總結一下就是怎么把國產手機賣到海外去?我覺得第一,做產品得有態(tài)度,品質一定要好。第二商品有賣點,而不是同質化特別嚴重。第三非常重要的東西,你怎么走出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這個品牌也是代表你這個廠商。

劉智勇:我就一句話,規(guī)范行業(yè)秩序,抱團把好貨銷天下。

劉向東:站在物流環(huán)節(jié)跟大家提兩點。第一如果你單品少適合海外倉,如果單品雜那從中國國內發(fā)。第二關注需求,題自己的核心需求是快速和安全,而不是一味強調成本,否則會走偏,

陸江:我在海思這么多年負責海外經(jīng)驗,歐洲分兩類市場,一類運營商市場,一類渠道市場。運營商市場主要集中在兩個檔位上面,199歐元以下全都是預付費市場,299歐元以上都是后付費市場。中間200—300歐元之間是開放市場,也就是電商主力出貨是集中在這個檔位的機器。

東北歐這邊稍微檔位降一點,150—250歐元。而俄羅斯,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運營商負責弱勢,渠道商非常強勢。

東南亞渠道商非常多,每家渠道商競爭的時候發(fā)現(xiàn)UP值非常低,他們瘋狂搶用戶,辦一張SIM,5美金10分鐘,對于當?shù)厝耸谴蛲暌粡垞Q一張,這種情況下就經(jīng)常換SIM,所以半天打不開后蓋的產品就不好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有不同需求,所以要憑借當?shù)匦枨?,一定要符合當?shù)氐男枨蟆?/p>

日本、韓國首先運營商非常強勢,渠道這一塊相對比較弱,像手機這類產品,沒有運營商認證和支持情況下很難賣,比如說以日本為例,日本他對手機產品不光有他自己的認證,他對手機芯片多有認證,全球現(xiàn)在做過IOT芯片認證只有兩家高通和海思,所以其他想進日本市場想都不要想,這是一個瓶頸一個壁壘。泛指一下像MTK、英特爾方案日本市場根本沒辦法賣。

我們再往美國看,美國電商現(xiàn)在已經(jīng)走的非常好,在美國大家一定要注意,產品的品質要求非常高,如果有一家很大的公司在美國市場被美國運營商踢出來,因為他把一個運營商做死了,一個T2運營商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運營商直接倒閉被收購,導致整個美國產生連鎖反應,T1運營商收購T2運營商,沒有T2運營商,這說明一個問題管你公司再大品牌再牛,如果產品質量出了問題美國會說NO。

南美受制于關稅問題,如果要做電商必須找一個本地化公司做本地化生產,哪怕本地拼裝都可以,不能直接把產品發(fā)過去賣,我就分享這么多。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