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打開眼簾 超過1/3反射面板河南造

“反射面面板是決定FAST探測威力和探測精度的核心要件。”9月24日,記者見到了天海電子FAST生產(chǎn)專項小組負責人張治國,他介紹,“FAST的反射面系統(tǒng)由支撐塔、索網(wǎng)結構和反射面面板等部分組成。FAST的索網(wǎng)結構能隨著天體的移動變化,帶動其上的反射面面板角度發(fā)生改變,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定位”。
   9月25日,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它的啟用表明中國繼續(xù)保持著太空探索的世界領先者的地位。

  據(jù)新華社貴陽9月25日電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這標志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xiàn)了重大原創(chuàng)突破。

  浩瀚星空、廣袤蒼穹,自古以來寄托著人類的科學夢想。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于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天眼”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介紹,借助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zhì),測定黑洞質(zhì)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眾多獨門絕技讓其成為世界射電望遠鏡中的佼佼者,這也將為世界天文學的新發(fā)現(xiàn)提供重要機遇。

  “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為臺址,洼坑內(nèi)鋪設數(shù)千塊單元組成冠狀主動反射面,采用輕型索拖動機構和并聯(lián)機器人實現(xiàn)接收機高精度定位,這是中國天眼的三大自主創(chuàng)新。”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泰勒與全球頂級天文學家及眾多天文愛好者當日也齊聚平塘,共同見證中國“天眼”開啟探秘之旅。“這是世界一流的望遠鏡,期待它能給人類帶來更多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他興奮地說。

  從25日起,“天眼”方圓5公里將成為“靜默區(qū)”。這個龐然大物開始睜開“慧眼”,專注地捕捉來自宇宙深空的信號。

  據(jù)悉,“天眼”運行后,還將開展一系列國際科研合作,但在這之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參數(shù)修正和狀態(tài)調(diào)整,以便達到最佳觀測效果。

  解密

  探什么

  借助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zhì),測定黑洞質(zhì)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啥結構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tǒng)、饋源支撐系統(tǒng)、測量與控制系統(tǒng)、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主動反射面是由上萬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冠型索膜結構,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鍋,接收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

  多靈敏

  “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觀測范圍可達宇宙邊緣。

  超過三分之一反射面板河南造

  本報訊(記者楊曉東)9月25日,中國“天眼”FAST打開眼簾,開始了探索宇宙的奇妙之旅。在這顆“明眸善睞”的天眼之上,由海能達鶴壁天海電子信息系統(tǒng)有限公司(簡稱“天海電子”)生產(chǎn)的反射面板超過了三分之一。

  “反射面面板是決定FAST探測威力和探測精度的核心要件。”9月24日,記者見到了天海電子FAST生產(chǎn)專項小組負責人張治國,他介紹,“FAST的反射面系統(tǒng)由支撐塔、索網(wǎng)結構和反射面面板等部分組成。FAST的索網(wǎng)結構能隨著天體的移動變化,帶動其上的反射面面板角度發(fā)生改變,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定位”。

  正是安裝了這種面板,F(xiàn)AST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近10倍。據(jù)相關部門預測,F(xiàn)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國際天文學術交流的中心。

  “我們?yōu)镕AST生產(chǎn)的15萬塊面板,鉚接、編碼、檢驗、覆膜等每道工序都做到了精益求精,采用了先進的陽極氧化生產(chǎn)線對面板進行防腐處理,達到了國際頂尖精準程度,為望遠鏡長時間作業(yè)的精度和壽命提供了保證。”張治國說。

  能夠被委任生產(chǎn)FAST項目超過三分之一的反射面板,天海電子的科研技術和實力可見一斑,那么,天海電子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yè)?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據(jù)公司黨委副書記董文凱介紹,天海電子的前身是原鶴壁無線電四廠,這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地方軍工企業(yè),在軍用通信領域有著較為雄厚的實力,曾經(jīng)研制出我軍第一輛廂式通信車,但后來由于多種原因,經(jīng)濟效益不斷下滑,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2013年,總部位于深圳的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收購了天海電子,之后又大力推行經(jīng)營機制的改革與轉(zhuǎn)型,使這家舉步維艱的企業(yè)在短期內(nèi)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海能達是我國專業(yè)無線通信的龍頭企業(yè),剛剛閉幕的G20峰會就是由他們提供通信安保系統(tǒng),其產(chǎn)品位居全球終端市場的第二位。在母公司海能達的支持下,目前天海電子的員工總數(shù)接近1000人,其中包括在南京設立的300余人的研發(fā)團隊,公司發(fā)展可謂今非昔比了!”董文凱自豪地說。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