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虛報銷售收入再涉財務造假 遭投訴索賠約166億日元

東芝稱,涉及造假的子公司是開展機械設備系統(tǒng)安裝維護業(yè)務的“東芝EI控制系統(tǒng)”公司(位于福岡市)。涉事員工從2003年起就一直偽造訂貨單和驗收單,虛報了超過實際合同金額的銷售收入。
   虛報銷售收入 東芝再涉財務造假

  企業(yè)品牌價值遭重創(chuàng)

  據(jù)日本媒體報道,東芝公司宣布,因子公司偽造并挪用訂貨單等票據(jù),截至2016年9月底,累計虛報銷售收入5.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20萬元)。這是東芝公司近年來曝出的最新一起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的品牌將再次形成打擊。

  東芝稱,涉及造假的子公司是開展機械設備系統(tǒng)安裝維護業(yè)務的“東芝EI控制系統(tǒng)”公司(位于福岡市)。涉事員工從2003年起就一直偽造訂貨單和驗收單,虛報了超過實際合同金額的銷售收入。據(jù)悉,該負責人在接到訂單的服務或產品的成本超過預期時,沒有與客戶就追加付款進行商談,從而多次造假。

  東芝表示,將在截至9月的半年報中進行修正,并加大力度杜絕違規(guī)情況再次發(fā)生。但分析認為,曝出新的財務造假情況必然將受到外界的指責,從而進一步影響其品牌形象。

  據(jù)報道,東芝2008年4月至2014年底期間采用不將經費支出列入財報的做法,違規(guī)計入稅前利潤約2300億日元,為此公司曾遭到日本政府高達73.735億日元的處罰,多名公司高管已引咎辭職。

  在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上一財年中,東芝虧損額達到了7191億日元。為擺脫財務丑聞的負面影響,今年4月,東芝宣布重組戰(zhàn)略,包括重新安排崗位和提前退休人員在內,將在日本國內外裁減1.445萬名員工。家電、電腦以及部分半導體等部門的員工都成為裁員對象。除了裁員,還對外變賣了不符合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的業(yè)務和資產。東芝還將旗下白色家電子公司“東芝生活方式”股份的80.1%轉讓給中國美的集團(27.430, 0.00, 0.00%),獲得出讓資金537億日元。公司希望在2017年3月截止的財年中能夠扭虧為盈,并預期可以獲得利潤1000億日元。新爆發(fā)的造假事件對這一目標構成壓力。

  公司造假還引起其他公司對其投訴,從而增加了訴訟和巨額索賠等開支。據(jù)報道,德盛安聯(lián)資產管理等45家海外機構投資者,以東芝公司財務違規(guī)問題導致股價下跌使其蒙受損失為由,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東芝賠償約16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7億元)。在日本國內,也已有約100名東芝股東以股價下跌蒙受損失為由,對東芝提起了集體訴訟,要求公司及其5名前高管支付總額約5億日元的賠款。一家日本信托銀行也對該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公司去年爆發(fā)的13億美元會計丑聞令其蒙受損失,索賠120億日元。

  在美國咨詢公司Interbrand今年10月發(fā)布的2016年全球企業(yè)品牌價值排行榜上,日本東芝已經跌出100名以外。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