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內手機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產手機廠商的實力也在競爭中逐步加強?,F在國內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增長速度放緩,為了取得更好的業(yè)績國產手機廠商紛紛瞄準海外市場。由于專利等各種因素,在較為成熟的市場中華為表現較為優(yōu)異,更多的國產廠商瞄準的是印度等新興市場。東南亞作為我們的近鄰有著眾多的人口和潛在的消費人群,自然也是國產手機重點發(fā)展的目標。



2015年,獵豹發(fā)布了一個國產手機海外市場的報告(數據來源于獵豹移動全球20億安裝、5.67億月度活躍用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東南亞中馬來西亞的國產手機市占率高達30.9%,在東南亞市場中屬于最高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該報告統(tǒng)計的是存量手機的活躍狀況而非最新出貨量,而且與是否安裝獵豹APP有關,但是這較高的數據還是可以說明國產手機或APP在當地的影響力的。

那國產手機在馬來西亞的近況如何呢?根據著名市調機構公司IDC最新數據,馬來西亞2016年第四季度智能機出貨量約為270萬臺,而整個2016年的智能機出貨量為880萬臺,同比下降5.9%。從全年的出貨量來看,OPPO的增長最為顯著,全年同比增長66.8%,華為也有6.6%的增長,發(fā)生了Galaxy Note7爆炸的三星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取得了17.2%的增長。

我們把觀察對象縮短到最近的2016年第四季度,這個趨勢更加明顯,OPPO在2016年第四季有著驚人的109.3%的增長,似乎正在復制著國內市場的奇跡。對此IDC認為OPPO的增長得益于積極的營銷策略,這種增長也集中在幾個關鍵產品上,比如主打自拍的F1系列。華為的增長則是主要來源于主打拍攝功能的P9,在當地市場很少有Android手機搭載雙攝像頭。

IDC報告認為,馬來西亞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同比放緩是由各種負面經濟因素造成的,與此同時,由于馬來西亞林吉特疲軟,導致供應商于經銷商利潤受到擠壓。IDC亞太區(qū)市場分析師Jensen Ooi表示,市場情況使得當地經銷商選擇引進更多品牌進行銷售,實際上也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主要是三星、華為、OPPO與VIVO。
IDC預計2017年各廠商,尤其是大廠商,將會精簡機型規(guī)模,進軍中高端機型,低端機市場也將涌現出新的品牌。IDC報告中也提到了vivo的增長,但是最終沒有顯示在市場出貨量前5名的名單中,按照目前華碩下滑的趨勢,國內手機新三強能有全部位居馬來西亞市場前5,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