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有分析指出,國產手機當前的策略很明顯,即通過系列新機密集發(fā)布,提前透支攔截iPhone8的換機需求,提前“吃掉”換機市場的紅利。面對國內強勢新機潮的趨勢,蘋果能否借新品發(fā)布扳回一局?
   9月13日凌晨,美國蘋果公司在新總部的喬布斯劇院舉行新產品發(fā)布會。蘋果(AppleInc.)此次直接跳過iPhone7S和iPhone7Splus,直接發(fā)布iPhone8/8Plus,同步發(fā)布的iPhoneX則是蘋果公司為紀念10周年特制的“十周年”版本。
 
  而與往年國產品牌唯恐避之不及相比,今年幾個國產手機新品發(fā)布會就安排在蘋果發(fā)布會的前后幾天,很有幾分正面迎戰(zhàn)的意思。
 
  有分析指出,國產手機當前的策略很明顯,即通過系列新機密集發(fā)布,提前透支攔截iPhone8的換機需求,提前“吃掉”換機市場的紅利。
 
  面對國內強勢新機潮的趨勢,蘋果能否借新品發(fā)布扳回一局?下面就隨小編一起聊聊智能手機那些事兒。
 
  iPhone8來了蘋果股票命運幾何
 
  13日凌晨,發(fā)布了“史上最牛手機”之后,蘋果市值卻蒸發(fā)了231億。
 
  隨著蘋果發(fā)布會的高調進行,蘋果股價急轉直下,從當日最高漲幅1.41%直線下跌近3%,最終以跌0.4%收盤,市值也由此蒸發(fā)了231億元。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從蘋果的走勢來看,不難看出國外投資者對此次蘋果新品的無力感,似乎可以看出華爾街對這一批新品的實時看法。
 
  推出新款手表和電視后,蘋果股價最高漲幅為1.5%;但在推出三款手機新品時,股價卻下跌1.7%。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以往在新品發(fā)布后的一周內,蘋果股價平均下跌1.6%,發(fā)布會進行一個月后,蘋果股價平均漲幅為1.3%,6個月后漲幅接近14%。
 
  不過,從歷史表現(xiàn)看,9月份通常是蘋果股票走勢艱難的月份。Schaeffer’sInvestment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蘋果公司上市以來的36年中,9月份股價平均跌幅為4.2%。
 
  從蘋果股價的歷史表現(xiàn)來看,自IPhone3以來,發(fā)布會當日蘋果的股價漲多跌少。尤其是,去年IPhone7發(fā)布會蘋果股價全天收跌2.62%。連續(xù)兩年發(fā)布會當日股價下跌,莫非是蘋果新品發(fā)布會的“魔咒”?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蘋果股價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預期落地。隨著蘋果發(fā)布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少資金早早打探蘋果新品的信息,并埋伏蘋果產業(yè)鏈的相關個股。這些資金大多會選擇在新品發(fā)布當日了結持倉。
 
  蘋果概念股大跌產業(yè)鏈繼續(xù)被看好
 
  伴隨蘋果股價在新品發(fā)布會當日下跌,9月13日早盤,A股市場上的蘋果概念股也集體大跌,水晶光電(002273)跌幅一度逼近9%。
 
  截至9月13日收盤,Wind蘋果指數整體下跌1.12%,較早盤近2%的跌幅有所收窄。該指數中的33只A股相關成分股中,有22只下跌,10家上漲,1家持平。跌幅最大的為水晶光電,下跌6.68%,其次為德賽電池(000049),下跌4.43%。
 
  A股33只蘋果概念股市場表現(xiàn)一覽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來源:財經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來源:券商研報
 
  制表:21數據新聞實驗室
 
  今年正值iPhone面世十周年,市場對蘋果產業(yè)鏈給予了更多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tǒng)計數據發(fā)現(xiàn),今年8月份,有36家蘋果概念股開啟不同幅度的漲幅。其中,江粉磁材以56.16%的月漲幅位居蘋果概念股漲幅榜榜首。
 
  有分析認為,蘋果概念股的上漲與蘋果公司亮麗的財報及推出的新款手機密切相關。8月2日,蘋果公司發(fā)布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同比增長7%,凈利潤同比增長12%;同時公司預計,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4.6%至11%。
 
  另一方面,不少蘋果概念股自身業(yè)績良好。以漲幅最高的江粉磁材為例,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4.43億元,同比增長80.34%;新材料行業(yè)平均營業(yè)收入增長率為32.66%;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159.49%,新材料行業(yè)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25.87%。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圖為:9月13日之前,蘋果概念股的相關漲幅情況
 
  來源:e公司官微
 
  根據華泰證券的總結,對于發(fā)布會后蘋果概念股的下跌不必驚慌。華泰證券總結了歷年蘋果發(fā)布會前后相關概念股的漲跌情況。在發(fā)布會前和發(fā)布會后一個月內,蘋果產業(yè)鏈重點公司呈現(xiàn)出較強的聯(lián)動性。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圖為:Iphone新機發(fā)布前一月股價走勢
 
  表格來源:e公司官微
 
  資料來源:Wind,華泰證券研究所
 
  在新機發(fā)布后一個月的時間內,蘋果產業(yè)鏈重點公司依然呈現(xiàn)出較強的板塊聯(lián)動性,雖然從走勢方向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經驗規(guī)律。以iPhone5、5s、6、7發(fā)布后一個月來看,相關標的公司呈現(xiàn)較普遍的下跌態(tài)勢,而在iPhone4s、6s發(fā)布后則呈現(xiàn)較普遍的上漲態(tài)勢。
 
  雖然根據數據,發(fā)布會后一個月內相關股票下跌態(tài)勢較多,但產業(yè)鏈中長期布局仍被看好。
 
  渤海證券電子行業(yè)分析師徐勇稱,新一代iPhone,面部識別、無線充電將成為革命性技術亮點,無論是面部識別還是虹膜識別,攝像頭將是核心元器件,未來市場空間廣拓,行業(yè)將持續(xù)收益,建議投資者中長線布局相關領域,選擇有業(yè)績支撐的成長股。股票池推薦:兆易創(chuàng)新、歐菲光、華天科技、水晶光電。
 
  華泰證券張祿表示,受出貨限制新品iPhone的需求將平移至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預計18Q1訂單同比增長有望達20%至40%,表現(xiàn)出強勁成長態(tài)勢。重點推薦因新品創(chuàng)新而具有階躍成長能力的安潔科技、東山精密、藍思科技、科森科技,同時關注具有良好業(yè)績成長性的歌爾股份、立訊精密、大族激光、信維通信等。
 
  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直接給出蘋果概念股篩選思路:
 
  1.iPhoneX采用OLED全面屏,預計OLED以及全面屏技術領域都將掀起一輪熱潮,可關注相關個股:深天馬(OLED)、京東方(OLED)、大族激光(精密切割)、歐菲光(指紋識別)。
 
  2.關注創(chuàng)新確定性高,有業(yè)績支撐個股:藍思科技(3D玻璃蓋板),長盈精密(防水材料),歌爾股份(聲學零部件升級),匯頂科技(屏下隱藏式指紋識別)。
 
  3.關注經營穩(wěn)定、業(yè)績逐漸釋放個股:信維通信(射頻器件、NFC無線充電模塊),大族激光(精密激光切割工藝),立訊精密(連接器原有市場向新市場拓展),歐菲光(攝像頭、觸摸屏、指紋),安潔科技(功能鍵精密加工)。
 
  4.關注市盈率低,市值小,前期回調且有創(chuàng)新確定性的個股:欣旺達(雙電芯)。
 
  另外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整理了近幾年蘋果發(fā)布會主要供應商的股價表現(xiàn),同時梳理了今年蘋果產業(yè)鏈上相關上市公司,認為蘋果概念股在蘋果發(fā)布會前后股價均有所反應,且之后的一段時間還有產量不斷釋放帶來的業(yè)績紅利,除了2015年股災之后,其余時間大部分均有不俗表現(xiàn)。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隨著喬布斯的去世,近年來市場對于蘋果公司能否持續(xù)保持創(chuàng)新能力存在一定質疑,而蘋果公司2016財年也遭遇10多年來首次銷售下滑,不過很多觀點認為,蘋果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能力仍屬業(yè)內翹楚,市場地位仍舊無可動搖。
 
  黃牛熱炒2萬起步?蘋果為何能賣這么貴
 
  雖然蘋果新品發(fā)布價格不菲,但預訂情況依舊火爆,看看黃牛就能清楚了。
 
  實際上,在發(fā)布會召開前,黃牛小隊已經行動起來。一位從事倒賣iPhone事業(yè)多年的黃牛老賈(化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現(xiàn)在是預售6000是定金,上市到貨后,會按照市場價格聯(lián)系買家補尾款的。
 
  記者先后詢問了4位黃牛,定金均為6000元。“我們都是有‘行業(yè)操守’的,也不能太低了,不能打壓同行。”另一位黃牛小金(化名)表示。說罷,小金發(fā)給記者一個淘寶預訂鏈接,鏈接清晰標注“最晚10月7日23:59前發(fā)貨”,而銷售記錄顯示,已經有1689人付款。
 
  黃牛套利屢禁不止,是否能證明蘋果手機在中國火爆的地位無可撼動呢?
 
  有行業(yè)分析師認為,蘋果正在逐漸失去中國市場。因為曾經是眾人夢寐以求的iPhone,如今在中國的銷售量排行榜上,已被華為、OPPO、vivo與小米等本地競爭對手擠下,落居第五名。
 
  實際上,新款iPhone在中國取得成功對蘋果至關重要。截至7月份,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約占總銷售的18%,僅次于美國與歐洲市場。不過中國市場的銷售一直呈穩(wěn)步下滑之勢,相形之下,其他所有地區(qū)都是增長的狀態(tài)。
 
  但是,為啥今年蘋果新品定價這么高?
 
  其實,最為重要的新機型“iPhoneX”起售價在999美元以上。
 
  iPhoneX高售價引發(fā)外界質疑:難道蘋果產品專為富人定制?但蘋果CEO庫克稱,并非所有蘋果產品都是針對富人推出的。庫克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稱:“我們根據自己產品價值而定價。”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花旗研究團隊估計,iPhone新品的材料和組裝成本約為387美元,比iPhone7高100美元,其中約一半的新增成本花在了OLED面板上。
 
  研究機構IHSMarkit分析師WayneLam稱,為了保持約46%的毛利潤,蘋果的定價必須達到1000美元,他表示,“今年消費者的價格彈性將面臨考驗。”
 
  為什么蘋果iPhone能賣1000美元?第一財經刊發(fā)文章分析指出,因為人們對手機的需求超過了食物和性。
 
  蘋果的設計和營銷做得好,令一些“果粉”不會因為價格而對蘋果的新品產生抗拒,甘愿為它多花錢。
 
  文章稱:
 
  高端產品的價格越賣越高。消費者愿意為奢侈品支付更高昂的價格,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
 
  智能手機已經不在是一個“身外之物”,它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延伸,成為人們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人們可以不再使用電腦,卻無法離開手機,對移動網絡的渴望甚至超過了對食物和性的需求。
 
  蘋果長期的分析師、風投機構LoupVentures的合伙人GeneMunster認為,蘋果總是想要挑戰(zhàn)物理規(guī)律。他預測,明年蘋果超過五分之一的手機銷量都將來自這款價格1000美元的高端智能機。
 
  押寶iPhoneX創(chuàng)新無亮點國產新機潮欲正面宣戰(zhàn)
 
  每年9月,手機界的帶頭大哥蘋果都會帶來新一代iPhone。然而數據顯示,從2015年年末開始,蘋果在國內的銷售額開始連續(xù)六個季度下滑,到今年二季度iPhone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跌至第五。業(yè)內普遍認為,iPhone系列創(chuàng)新力不足,攝像頭、處理器也不再絕對占優(yōu),新品吸引力自然降低。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即使在高端市場,華為、vivo也從蘋果手中搶走了16%的市場份額。而且在未來,搶走的份額只會越來越多。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而作為此次蘋果發(fā)布新品中的亮點,周年款產品iPhoneX的話題度成功蓋過了iPhone8和iPhone8Plus。
 
  此次蘋果新機的“革新”也不出所料地全被猜中了。iPhone8主要在攝像頭、屏幕和揚聲器等細枝末節(jié)進行了升級。諸如iPhone8的1200萬像素攝像頭,現(xiàn)在隨便一個國貨手機就是2000萬像素起步。唯有傳聞已久的無線充電功能將實現(xiàn),展現(xiàn)了蘋果對未來手機發(fā)展方向的一個革命性定義。但蘋果的無線充電設備明年才能問世,這項功能仍局限于概念。被庫克稱為iPhone史上“最大飛躍”的iPhoneX,也只是取消了home鍵,推出了國貨早已有的全面屏以及臉部識別解鎖等。
 
  相比乏善可陳的更新以及全部在預料中的新技術,唯一讓大家“驚艷”的只有售價,新款iPhoneX入門價8388元起,約為初代iPhone的兩倍。
 
  整體而言,蘋果本次發(fā)布的新品手機在設計方面除了全面屏和人臉識別之外,并沒有明顯突破。而與競爭對手相比,蘋果這兩項“創(chuàng)新”也并不特別,因為這早已被其他手機品牌使用。
 
  國際巨頭蘋果的新品,似乎沒有讓國內的用戶感覺驚艷。而國產機近年來的崛起,更讓國際巨頭們領跑的腳步變得遲緩。
 
  就在史上最貴iphone出爐之際,許多國產手機也開蠢蠢欲動,伺機突破手機設計和營銷的高端殿堂。與往年國產品牌唯恐避之不及相比,今年幾個國產手機新品發(fā)布會就安排在蘋果發(fā)布會的前后幾天,推出比LED屏幕更薄、更省電、對比度更高的“OLED全面屏幕”,密集發(fā)布新機,以搶占時間風口,很有幾分跟蘋果手機正面迎戰(zhàn)的意思。
 
  以“全面屏”作為眼下這場狙擊戰(zhàn)的最大籌碼,小米搶在蘋果之前發(fā)布了“全面屏2.0”手機MIX2。金立內置金融級雙安全加密芯片的全面屏手機M7Power也計劃于9月內發(fā)布,華為搭載了四攝像頭的首款全面屏手機麥芒6預計9月發(fā)布,OPPO前后均為2000萬高清攝像頭的拍照旗艦手機R11也發(fā)布在即。
 
  9月1日,vivo宣布即將發(fā)布旗下的全面屏手機X20;
 
  9月2日,華為發(fā)布麒麟970芯片,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華為余承東稱搭載該芯片的Mate10將勝過iPhone8;
 
  榮耀宣布9月6日召開榮耀9Play發(fā)布會;
 
  OPPO宣布將在9月8日開啟R11 TFBOYS限量版預約;
 
  小米9月11日召開Mix2新品發(fā)布會;
 
  金立宣布M7Power將于9月29日在泰國曼谷發(fā)布。
 
  不難看出,在國內市場上蘋果手機的占比仍然較大,國產手機當前的策略很明顯,通過系列新機密集發(fā)布,提前透支攔截消費者對iPhone8的換機需求,提前“吃掉”換機市場的紅利。
 
  如今要實現(xiàn)單款手機利潤空間的突破,國貨還很難達到蘋果的高度,但與蘋果、三星針鋒相對,4K全面屏、操作系統(tǒng)的萬能掃一掃黑科技、四攝像頭、人臉解鎖、視頻實時美顏……從屏幕到操作系統(tǒng),從硬件攝像頭到軟件黑科技,國產手機通過系列新機密集發(fā)布進行卡位,已經能夠透支并攔截iPhone8和Note8的換機需求。
 
  更重要的是,國產手機多角度發(fā)力,搶先以差異化創(chuàng)新,既拔高了自己品牌的形象,也使得用戶總感覺蘋果和三星的技術并沒有那么領先,壓制了它們的創(chuàng)新亮點。
 
  手機行業(yè)并沒有永遠的王者,創(chuàng)新緩慢就有可能被推下王位。從中低端逐步到高端市場,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占滿檔位,在國內群雄并起的夾擊之下,國際巨頭們的日子不如以往好過了。
 
  手機漲價潮要來?
 
  除蘋果外,其他廠商推出的智能手機價格也令人咋舌。
 
  三星在上個月推出了新的高端手機蓋樂世(Galaxy)Note8,該手機將在9月15日開始銷售,起售價約為950美元。
 
  包括蘋果和三星在內的這些公司認為,它們的產品定價是合理的,這樣的價格是為更長的電池壽命、更大的顯示屏和語音助手等創(chuàng)新功能買單。
 
  目前蘋果和三星在美國手機市場占有率共達60%,LG電子排在第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的數據,該行業(yè)的年度利潤幾乎全部被蘋果和三星瓜分,其中蘋果的利潤占比達79%,三星的利潤占15%。
 
  數據顯示,iPhone面世10年,蘋果和三星正逐年提升產品價格。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據券商海納國際集團稱,預計蘋果新一代iPhone產品部件的成本將較iPhone7高出約80%,這些部件包括無邊框OLED顯示屏、無線充電和新的傳感器。
 
  即將到來的一場智能手機是不是掀起漲價潮?
 
  目前來看,9月手機行業(yè)可能有一場混戰(zhàn),與蘋果新iPhone競爭市場。屆時是高端機稱霸,還是性價比吸引用戶,大家敬請吃瓜看戲吧。
 
  從曝光的天貓手機行業(yè)9月新品日歷來看,在蘋果秋季新品發(fā)布會前后有多款新機發(fā)布并上市,大部分為小米、榮耀、vivo、魅族等國產廠商,而三星則是唯一一個海外廠商。
 
智能手機廠商混戰(zhàn) 蘋果霸主地位還能撐多久?
 
  總的看來,今年9月份的手機市場定會迎來一場混戰(zhàn),安卓與蘋果的競爭越演越烈,最終花落誰家,坐看后期市場反應。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