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支付領先世界,刷臉支付成為可能

現在,不論是大型超市還是街邊小攤販現在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也得益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闊的市場,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中國的支付方式便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人好像歷來喜歡評“四大”,如“四大天王”、“四朵金花”等,更是有網友調侃亞洲的“四大邪術”,即韓國的整容術、日本的化妝術、泰國的變性術和中國的PS技術,古有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享譽世界,現有中國“新四大發(fā)明”橫空出世并迅速流行,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高鐵、網購、共享單車和移動支付。
 
  下面我們主要來說說移動支付在中國的發(fā)展。
 
  支付方式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越過信用卡直接進入移動支付時代被很多人稱作是“彎道超車”,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普及率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遠超歐美、日韓等國家。
 
  移動支付在中國的興起與智能手機及其相應配套軟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0.44億,2016年將近0.48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接近1.06億部,第二季度大約為1.12億部。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在中國開始全方位普及后,催生了一大批與其配套的相關軟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掃一掃即可付款,更有春節(jié)時全民搶紅包進一步加速了移動支付的普及,還有今年夏天騰訊推出的“無現金日”活動和支付寶推出的“無現金城市周”等等?,F在,不論是大型超市還是街邊小攤販現在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也得益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闊的市場,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中國的支付方式便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
中國移動支付領先世界,刷臉支付成為可能
  數據來源:旭日大數據
 
  生物識別技術成為支付新趨勢
 
  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手段越來越豐富。沒帶現金?沒關系,可以刷卡??ㄒ矝]帶?那就刷手機吧。沒網絡、沒流量?甭擔心,還可以刷二維碼。什么?連手機也沒帶?那就直接刷臉吧。前些天京東線下店和支付寶的刷臉支付讓大家看到了擺脫手機支付的可能性,但目前刷臉支付可能還沒有那么安全、便捷,光線、妝容等因素都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準確性。
 
  事實上,從安全性方面考慮,虹膜識別和靜脈識別是最為穩(wěn)定的生物識別方式,被復制的可能性為零,如果支付平臺采集好信息并與用戶帳戶綁定,基本可以保證一次識別,但由于采集上有難度,相關設備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并不像指紋識別那樣普及,但三星已經率先在手機上布局了虹膜識別,在體驗上雖然不如指紋識別方便,也終究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如今指紋支付雖然也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但終究還是多以智能手機為載體。不過,從目前來說,基于手機的指紋識別支付方式是目前來說最為便捷的支付方式,畢竟2017年中國的指紋手機滲透率已經超過了70%。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技騰飛的將來,依靠設備的移動支付終究會被取代,人們的支付方式將會經歷從指紋移動支付到多種生物識別方式移動支付再到擺脫移動設備的多種生物識別支付的轉變。不過,這不僅僅得依靠互聯網的發(fā)展,更是需要有技術實力的企業(yè)的推動。
 
  上述數據由旭日偉業(yè)大數據中心(簡稱旭日大數據)提供,最終解釋權歸旭日大數據所有,如需轉載,亦請載明出處。
 
  感謝您關注旭日大數據,欲了解旭日大數據更多數據與市場動態(tài),請聯系isa 13926583940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