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整個光學市場因為升級而帶來價值量的飛躍,那么鏡頭領域則在演繹著另一種故事。

“像素升級放緩為后來者留下追趕的空隙,而伴隨著新興應用市場誕生差異化競爭企業(yè)的同時,競爭格局也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一位業(yè)內人士稱。
當消費電子領域像素升級到達一定極限,領先廠商的優(yōu)勢逐漸被后來者追趕上來,彼此競爭實力差距不斷縮小的同時,競爭格局的變化固然存在,而現如今新興應用市場的興起也將成為推動競爭格局的重要利器。
筆者獲悉,在鏡頭的市場中,非消費電子領域的重要性較高。以汽車為代表的非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重要性明顯提升,主要是因為不同應用場景下對于鏡頭的要求提高較多,因而單價差異化比模組的差異更明顯。

故此,鏡頭廠商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些差異化的領域里并且獲得競爭優(yōu)勢。舜宇光學對車載鏡頭的布局、聯(lián)創(chuàng)電子對于運動DV鏡頭的布局、聯(lián)合光對于安防鏡頭的布局便可得以佐證。
鏡頭工藝:不同應用領域存在布局差異
在差異化布局中,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同應用領域對鏡頭工藝的要求也不同。筆者獲悉,塑料鏡頭便于自動化批量加工,玻璃鏡頭難度較大,需要逐個研磨加工。通常情況下手機鏡頭由若干鏡片、隔片(隔圈)和壓圈、鏡筒組成。
從材質上分,鏡頭主要分為塑料鏡頭和玻璃鏡頭兩大類,制程上又分為球面和非球面。
而筆者獲悉,現在手機應用的主要是非球面塑料鏡頭,塑料鏡頭的優(yōu)點在于便于大規(guī)模量產,玻璃鏡頭的優(yōu)點在于透光率更高。
除此之外,還有玻璃塑料混合鏡頭,這種類型的鏡頭由部分玻璃鏡片和部分塑料鏡片共同組成,結合了兩者的特點,具有高折射率的光學性能和穩(wěn)定的化學性能,廣泛應用于監(jiān)控攝像頭、數碼相機、車載攝像頭等鏡頭模組中。
塑料鏡頭通過注塑,球面玻璃需要打磨,所需要的設備也完全不同。不同的材質對應的應用領域不同,這時候方向性的戰(zhàn)略布局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對此有人說,“時代和英雄是相互成全的,現在的技術布局對下一波攝像頭浪潮至關重要。”
在鏡頭端,時代和“英雄”的相互成全可以從大立光身上看到部分縮影。筆者獲悉,其實早前大立光曾給佳能、尼康等數碼相機代工玻璃鏡頭,后來在智能手機興起的大浪潮中成就了大立光。
那么有人可能會好奇,下一波鏡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向又是什么呢?筆者從供應鏈處獲悉,下一波鏡頭發(fā)展主要關注兩個方向,一個是車載鏡頭,另外一個便是消費電子攝像頭微型化市場。
細細觀察鏡頭市場的生存模式,發(fā)現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技術升級或差異化生產尤為明顯。諸如諸如大立光、玉晶光、舜宇光學等鏡頭廠商的生存方式是以足夠的技術積累為基礎的,而另一端便是以專注于利基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而存在的聯(lián)合光電、聯(lián)創(chuàng)電子。
大立光是手機鏡頭行業(yè)絕對的霸主,舜宇作為國內鏡頭龍頭爭在逐漸趕上,此外,瑞聲科技在混合鏡頭和WLO領域,聯(lián)合光電在安防鏡頭、聯(lián)創(chuàng)電子在運動相機鏡頭領域有較強的差異化布局能力,并將逐漸進入消費電子鏡頭領域,汽車鏡頭領域,舜宇則遙遙領先,市占率全球第一。
良率和產能成致勝法寶
方向性問題落定后,鏡頭廠商如何才能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始于產能,終于良率”或是競爭的關鍵要素。
業(yè)內人士均了解,鏡頭是一門工藝,本來就難做,產能再低的話,良率上不去,根本無法保證供應的穩(wěn)定,因此,爭取大客戶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產能,同時足夠大的產能也是實現盈利能力的基礎。
其實許多技術和經驗可以通過大的產能基礎進行積累。2007年蘋果手機問世,掀起了智能手機浪潮,當時某一家鏡頭廠商在擴產上保守,錯失與蘋果合作機會,大立光則搭上了與蘋果共同成長的快車。
談及產能和良率,有一個話題便不得不談,它就是專利。有消息稱,大立光持有臺灣、美國、日本、大陸及歐洲等國專利件數及申請中的專利,合計總件數超過千件。這些專利多為鏡頭設計,并以5P、6P為主,專利壁壘成為大立光壯大手機鏡頭版圖的重要利器。
而鏡頭廠要獲利的關鍵比的是良率,不同工藝和技術,生產難度不一樣,好做的方案和設計許多已經被大立光占據,就像路障一樣,其他廠商智能舍近求遠。因此這也成為阻礙其他企業(yè)產能和良率的一大原因,大立光設置專利壁壘,具有獨一無二的龍頭優(yōu)勢,可以說,專利是先行者設置的路障,良率則是盈利的法寶,這也是大立光手機鏡頭毛利率高于同行的重要原因。
從技術進步看,早期通過像素升級的時代,大立光比競爭對手領先一兩年,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fā)現,大立光推出5M鏡頭時比玉晶光和舜宇均領先兩年,大立光推出8MP鏡頭時,比玉晶光領先一年,比舜宇則領先4—5年,當像素升級到16—20MP之后,像素升級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反而是在自動對焦、6P、光學防抖等技術上具有差異化。
技術走到今年,單純的像素競爭已經失去了意義,廠商之間的產品質量和良率更加關鍵,這為追趕者留下寶貴的機會,同時領導者在新的競爭節(jié)奏下更激進的擴張以保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