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大戰(zhàn),誰是贏方?

對于智能手機廠商推出可折疊產品,市場上的反應并不一是一致,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手機就是手機,平板就是平板,這在多年的市場消費過程中,早已經被大家所認定。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平板,很難替代傳統(tǒng)的智能手機,甚至沒有多少存在的必要。
   一場本來該在去年下半年開打的可折疊手機大戰(zhàn),由于產業(yè)鏈技術突破時間延后的原故,被迫推遲到了今年一季度。事實上,即便是大家發(fā)布了產品,但到底誰能真正把手機折疊到用戶口袋里,把利益(注意不是“利潤”)折進自己的錢包里,事實上就連手機廠商自己心里都還沒有底。
 
  一、華為MWC搶跑商用5G可折疊手機Mate X,價格突破行業(yè)頂格水平
 
  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9)開幕前夕,華為2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正式發(fā)布了準商用5G可折疊手機Mate X,點燃了本屆MWC的另一個熱點——折疊屏手機。
 
  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先生負責展示該公司的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手機采用鷹翼式折疊設計,完全展開是5.4毫米的極薄8英寸平板,折疊起來后則是適合手握的6.6英寸雙屏手機。
 
  由于可折疊手機屬于市場上的一個新品類,因此市場對這個品類的出現(xiàn)十分關注,余承東先生展示手機時,一如其它可折疊手機現(xiàn)場發(fā)布會一樣,引發(fā)了現(xiàn)場觀眾起身拍攝,表明專業(yè)市場對可折疊手機的關注度極高。
 
  據(jù)華為發(fā)布的信息內容顯示,華為Mate X是一臺可商用的5G手機,采用了華為的首款7nm 5G芯片巴龍5000,這款芯片使用4組5G天線設計,下載速度高達4.6Gbps,下載1GB電影僅需3秒,同時兼容4G和5G網(wǎng)絡,支持NSA/SA多模組網(wǎng)。由于5G網(wǎng)絡的商用測試還沒有全部完成,華為表示該折疊屏手機將會在今年6月份運營商網(wǎng)絡支持5G后,才會真正對外發(fā)售。
 
  另外華為Mate X的定價極高,8GB+512GB配置的Mate X定價為2299歐元,合人民幣1.75萬元左右,遠超其他品牌的折疊屏或5G手機,也是現(xiàn)有普通商用手機的頂格售價,比512GB配置iPhone XS Max的售價人民幣12799元還貴出近5000元,也比剛剛發(fā)布的三星可折疊手機Galaxy Fold的售價為1980美元(折合人民幣13,300元)貴出近4000元。
 
  而小米同樣在MWC發(fā)布的首款采高通驍龍855移動平臺處理器的5G手機小米MIX3 5G版,公布的售價為599歐元,約合人民幣3560元。小米MIX3 5G版搭載了高通驍龍855處理器和驍龍X50 5G基帶,下載速率最高2Gbps+。小米官方還在現(xiàn)場通過歐洲運營商Orange演示了5G視頻通話,并強調這是“真5G”,而不是“假5G”,這也是小米MIX 3 5G打通的第一個5G國外電話。根據(jù)演示,小米MIX 3 5G整個視頻通話的過程非常流暢。
 
  當然,除三星手機外,華為和小米的海外售價一般會高于中國國內市場售價,業(yè)內預估Mate X在國內售價應該會與三星Galaxy Fold持平。
 
  而在去年底搶先發(fā)布可折疊的柔宇,其產品售價為人民幣8999元。柔宇科技創(chuàng)始人劉自鴻就在微博上還發(fā)表了一張柔宇、三星、華為已發(fā)布的三款折疊手機:Mate X、Galaxy Fold與自家的Flex Pai的參數(shù)對比圖。他還在博文上表示,作為好產品,當然最終都要回歸一點,就是讓用戶買得到,買得起,用得好。
折疊屏手機大戰(zhàn),誰是贏方?
  同樣,網(wǎng)上也另外有其它第三方給出的華為Mate X與三星Galaxy Fold的參數(shù)對比圖。
  而另外讓人矚目的,則是今天努比亞將要發(fā)布的努比亞α,跟華為一樣,也是涵蓋了5G和柔性屏兩大熱點領域的產品。努比亞智能手機總經理倪飛在微博上的爆料則更具實錘性,他透露:MWC2019大會的兩大熱點分別為柔性屏和5G,兩者努比亞統(tǒng)統(tǒng)都有。
  據(jù)手機報在線了解,努比亞的這款產品,是一個完全柔性的手環(huán)手機產品。
 
  實際上,市場也有消息稱,聯(lián)想手機將采用可折疊設計,復刻摩托羅拉RAZR系列產品,在今年往市場上推出摩托羅拉RAZR 2019,產品形態(tài)上采用了內折式翻蓋雙屏顯示設計,形態(tài)上更傾向于是一款實際意義上的可折疊手機。
 
  二、都是三年前的方案?
 
  不管是已發(fā)布可折疊手機的廠商,還是正在研發(fā)可折疊手機的廠商,除三星和LG外,都把可折疊手機的研發(fā)時間點指向了三年前,而關注OLED面板產業(yè)的人對這個時間點應該印象比較深刻,也就是蘋果要求三星和LG對全球面板廠商開放授權其OLED面板量產技術的2015年。在那之前,大部分的面板廠商只能對外說在研發(fā)基于LPTS背板技術的OELD面板,不能說自己在生產、銷售基于LTPS背板技術的OLED面板。
 
  其實在中國國內市場上最早以成品展示可折疊概念手機的,應該是聯(lián)想手機。2016年聯(lián)想對外發(fā)布了L type平板手機、C type手環(huán)手機以及模塊化VR手機。不僅如此,在當時手機報舉辦的《3D曲面及VR顯示開啟AMOLED新時代》論壇上,聯(lián)想研究院針對展示的三款手機,詳述了模塊化VR手機如何重新定義人的感知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C type手環(huán)手機如何反映人的健康與運動之間的融合關系,L type平板手機則是代表移動通訊與生產力之間的協(xié)同關系。
 
  而從目前各方已發(fā)布的產品定義上來看,大家都還沒有聯(lián)想手機所表達的那么清晰,產品也基本上處于市場測試階段,都把產品應用場景的選擇權交給了市場來決定。而聯(lián)想復刻摩托羅拉RAZR系列產品推出摩托羅拉RAZR 2019,則表明聯(lián)想在L type平板手機、C type手環(huán)手機以及模塊化VR手機外,準備以更務實的傳統(tǒng)翻蓋手機入手,先把可折疊技術打磨好。
 
  這從各方給出的產品交付時間與預估交付數(shù)量上也大概能看出來,即便是供應鏈管控能力極強的三星和華為,都表示正式上市銷售后,月產能基本上以10萬臺左右為主,三星表示預估今年會鋪貨Galaxy Fold約為100萬臺,華為原來表示Mate X今年預估約為20萬臺,不過在NWC展會上,華為負責人又釋出正式上市后,每月將會有約10萬的數(shù)量投放市場。
 
  不管怎么樣,正式發(fā)布的產品中,配置可彎曲折疊柔性顯示屏模組的兩類產品:L type平板手機、C type手環(huán)手機、雙屏可折疊翻蓋手機都要開始走向市場商品化了,這才是行業(yè)所關注的重心。
 
  三星Galaxy Fold擁有一塊7.3英寸的折疊屏以及一塊4.6英寸的副屏幕,采用內折的折疊方式。當手機折疊起來時,4.6英寸(分辨率8401960像素)的副屏幕可以實現(xiàn)目前普通智能手機的所有操作,整體操作邏輯和普通手機并無差異。打開屏幕后Galaxy Fold會變成一個擁有全面屏的平板電腦,整個顯示區(qū)域擴大到7.3英寸,主顯示屏的分辨率為1536x2152像素。Galaxy Fold整機共包含了六枚鏡頭。其中,后置的三枚鏡頭分別是16MP超廣角、12MP標準廣角和12MP長焦,小屏幕上的前置相機是10MP規(guī)格,打開狀態(tài)下的前置雙攝規(guī)格分別是10MP的超廣角和8MP的景深攝像頭。
 
  手機展開之后,此前在小屏幕上運營的App會在當前位置無縫切換,自動適配大屏幕。目前谷歌與三星已經就這一產品形態(tài),開發(fā)了新的底層安卓OS系統(tǒng)支持,可以在一個屏幕上顯示最多三個App,同時它們之間還可以無縫切換?;旧闲袠I(yè)認定為可以完全商用的產品。
 
  華為Mate X采用全面屏無劉海設計,折疊狀態(tài)下的屏幕大小為6.6英寸,屏幕比例為19.5:9,另一側的屏幕大小為6.38英寸,屏幕比例為25:9。展開后大小為8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480*2200。在屏幕大小為6.38英寸的另一側有一個與折疊狀態(tài)厚度一樣的凸起部分,徠卡三攝后置攝像頭就放置了在這上面,可以同時兼顧外拍與自拍兩種功能,在折疊狀態(tài)外拍時,還可以同時雙屏顯示取景圖像,能提供一些外拍人像互動功能。
 
  華為Mate X在UI界面上更傾向于平板手機,類似于在平板電腦的OS基礎上,大量采用了分屏應用,可在兩塊屏幕同時操作不同的應用軟件,還能同時打開兩個網(wǎng)頁,同時瀏覽不同的信息。
 
  至于努比亞α,則是以一個柔性顯示模組為主體設計的手環(huán)手機,基本上是把兩者的功能給整合在了一起,除了沒有可折疊的大屏概念外,更多是的定位于可穿戴的便利性,算是柔性顯示的另一個極端應用場景。
 
  聯(lián)想的摩托羅拉RAZR 2019則與三星Galaxy Fold設計相似,只是沒有了平板功能部分,更專注于在發(fā)揮傳統(tǒng)手機便攜性能基礎上,拓展可折疊顯示屏帶來的應用拓展與產品升級。
 
  三、可折疊手機有沒有GET到消費者的痛點?
 
  對于智能手機廠商推出可折疊產品,市場上的反應并不一是一致,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手機就是手機,平板就是平板,這在多年的市場消費過程中,早已經被大家所認定。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平板,很難替代傳統(tǒng)的智能手機,甚至沒有多少存在的必要。
 
  這從原來行業(yè)極力推廣過一陣的谷歌OS系統(tǒng)平板手機,與微軟OS系統(tǒng)平板手機的命運,基本上可以判定平板手機這條路很難走通。作為一個曾經吸引人們眼球的品類,平板手機在市場上存活時間僅為二到三年,事實上目前基本沒有人再把平板手機當作手機使用,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個支持電信網(wǎng)絡的平板電腦來使用。
 
  而從各家產品的宣傳內容來看,目前可折疊手機里,除了類似摩托羅拉RAZR 2019這種在傳統(tǒng)手機產品上升級改造,沒有把屏幕尺寸與平板電腦兼容外,其它三家三星、華為、柔宇的可折疊手機產品,都是采用了折疊狀態(tài)主要以手機應用為主,展開狀態(tài)以平板應用為主的設計思路。
 
  與蘋果的iPad平板電腦所定義的產品應用領域不同,iPad平板電腦在主打娛樂功能的同時,也兼具了生產力功能的作用,有大量的應用軟件可以真正替代掉筆記本電腦所具備的功能。而谷歌的安卓OS系統(tǒng),雖然也在力圖打造一些生產力工具應用,但在iPad和微軟Surface面前,更多消費者只認可安卓平板的如樂功能。
 
  另外,從可折疊手機的設計形態(tài)上來看,以三星為主的內折式可折疊手機產品主要是犧牲了便攜性,產品厚度是傳統(tǒng)手機的兩倍以上,來實現(xiàn)手機與平板兩種產品的兼容。但市場還算能勉強接受,至少只要外屏顯示正常,不管是內折式的顯示屏出現(xiàn)什么問題,正常的手機使用功能不會喪失。
 
  而華為和柔宇外折式設計可折疊手機,所有的顯示與觸控交互功能全部由一塊柔性的OLED顯示屏來承擔,只要這塊柔性顯示屏模組出現(xiàn)品質問題,幾乎就是手機功能廢止的時候。
 
  因為由于柔性OLED顯示屏固有的材料特性,不管是柔性OLED顯示屏外面的蓋板保護層,還是折疊部分的柔性OLED顯示屏承托基體部分,其物理硬度與抗沖擊能力,都遠遠不如有著強化玻璃蓋板保護的傳統(tǒng)顯示屏。
 
  這也意味著外折式可折疊手機的應用場景十分有限,它仍然還無法擺脫平板電腦的應用場景束縛,只適用于帶著背包出門的一些人士,而不是平時可以把手機放在口袋里,空手出門的人士。
 
  而且,即便是帶著背包出門的人士,也不是可以完全放心你的可折疊手機不會因為撞擊或擠壓而損壞失效,想想那些帶著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出門時,經常在通勤路上或不小心扔放背包后,Kindle電子書爆屏不能顯示時的場景,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外折式可折疊手機完全無法替代掉你的主用手機,最多是個備用手機的存在。
 
  那么一個沒有剛需,又沒有必要應用場景的產品,價格又是手機與平板產品加起來還要貴出幾倍的“寵物級奢侈品”手機,到底市場空間有多大,其實所有人心底里都是成有疑慮的。畢意蘋果把產品定價超過萬元后,市場上很多人就把蘋果手機市場自然進入承量階段的結果,也生硬的定罪在其高價之上,好像如果蘋果全賣iPhone SE,就能拿下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一樣!
 
  而實際上,除三星的內折式可折疊手機是真正的新創(chuàng)之外,其它的可折疊手機仍然是在三年前的概念機上改良而來,華為和柔宇的外折式可折疊手機幾乎是同樣的設計理念,除了可折疊部分的結構設計改善了之外,其它的內部主板設計,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
 
  實際上,兩者都在產品上配備了專用的保護手機袋,都建議在不使用的時候,要放置在專用的保護手機袋里進行保存,并且在使用時,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生活撞擊與意外跌落。
 
  四、可折疊手機來了,產業(yè)鏈誰受益?
 
  從目前的市場層面來看,可折疊手機對上游產業(yè)鏈的影響,主要在元器件與實現(xiàn)柔性折疊元器件的材料與加工上。
 
  具體的來說,主要就是柔性顯示屏與折疊結構件兩類。
 
  其中柔性顯示屏目前主要是以OLED技術為主,市場上也有人在開發(fā)柔性的LCD顯示屏和柔性的Micro LED顯示屏,但都還處于樣品試制階段,兩者在技術上的問題基本上可以解決了,但離真正量產商用還有一定的時間。
 
  柔性OLED顯示屏的難點在于,要保證顯示屏在進行柔性彎曲折疊和受到意外外力時,把材料的拉伸與擠壓,限制在不損壞其固態(tài)的驅動電路與發(fā)光層的公差范圍內。而這就需要與柔性顯示屏配套的基板材料有著很低的隨環(huán)境變化延展變形量,又需要與顯示屏配套的防護材料有著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與表面和內部結構強度,同時在如何平衡基板材料與防護材料的內部應力變化設計上,做足安全公差系數(shù)。
 
  實際上,行業(yè)尋找不隨環(huán)境與時間變化,而產生組成結構材料內部功能分子團遷移的原材料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還要在多層材料復合時,還能讓這些材料應用分布合乎可折疊功能實現(xiàn)的同時,還保證結構材料內部功能分子團遷移也保持相對的一致性,而且這個一致性的結果,還是在多層材料內部應力的極窄安全公差系數(shù)范圍內。
 
  這也不難解釋華為在發(fā)布了可折疊手機后,韓國再次提出中國產業(yè)界對韓國可折疊顯示技術不合理使用之處。有媒體消息顯示,韓國就華為手機竊取三星OLED折疊屏技術正在進行調查審理。
  就在去年底,三星電子零件供應商Toptec公司的官員被指控將三星最新的OLED顯示技術出售給京東方集團,為了防止技術泄漏再次發(fā)生,韓國政府擬將限制OLED生產設備的出口,計劃將OLED設備指定為“國家核心技術”。
 
  而另外一個就是折疊結構件的設計,包括固定聯(lián)結的軸承鉸鏈部分和柔性包覆的軟膠材料部分。其中軟膠材料部分的特性上,除了表面硬度指標要求較低外,其內部材料與應力遷移技術指標,與OLED柔性防護材料的要求是一致的。
 
  至于固定聯(lián)結的軸承鉸鏈部分,其重點仍然在于公差參數(shù)上,除了要保證轉動時的公差變化不會損壞依附在其上面的柔性OLED顯示屏外,還需要保證長期使用后的公差變化也能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
 
  在滿足這些技術參數(shù)的同時,可折疊顯示屏的軸承鉸鏈各部分還要能在尺寸上做到足夠的小,以滿足產品輕薄的需求。而這一切,都對軸承鉸鏈的材料技術、加工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果從行業(yè)可比性上來看,生產高精密醫(yī)療器械的供應鏈,才會有這么高的要求。
 
  事實上,目前除三星的可折疊手機在元器件供應上,采用了自制可與供應鏈捆綁開發(fā)的方式,獨享其供應鏈資源外,其它的可折疊手機產品,一般都是采用供應鏈所開發(fā)的現(xiàn)有技術改良集成而來。
 
  三星除了自己生產可折疊的OLED顯示屏外,其防護材料來自三星與住友合資的企業(yè),軸承鉸鏈結構件則是原來三星投資的筆電轉軸供應商,甚至加工環(huán)節(jié)輔助材料與量產設備,都是三星與供應商聯(lián)合開發(fā)。
 
  目前中國國內市場上已發(fā)布的可折疊手機或正在研制的可折疊手機,除了從三星取得可折疊OLED顯示屏模組的廠商外,可折疊OLED顯示屏模組一般由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提供。
 
  實際上,如果僅從柔性OLED顯示屏的供應上來看,2018京東方提供的OLED產品幾乎全部是柔性OLED顯示屏,數(shù)量將近500萬片。京東方去年底還曾表示,2019年的出貨數(shù)量順利的話,柔性OLED顯示屏能達到5000萬片,差不多是2018年的十倍,雖然后來改口成爭取完成2000萬片,但也是出貨規(guī)模猛增。華為這次發(fā)布的Mate X,實際上就是京東方提供的可折疊顯示屏。
 
  而維信諾2018年的出貨量突破了1000萬片,出貨數(shù)量甚至比LG還多出二到三成,成為僅次于三星的OLED顯示屏供應商,其中柔性OLED產品幾乎占領了整個中國國內開發(fā)市場。另外,此前小米發(fā)布的雙折疊OLED工程樣機和這次努比亞發(fā)布的努比亞α,就是由維信諾提供。
 
  至于深天馬2018年的出貨量也將近300萬片,深天馬采取了與品牌廠商單個機型深度合作的模式,其柔性OLED產品的出貨量占比上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技術與品質上卻沒有什么疑問。目前深天馬的可折疊OLED顯示屏項目,也已經與品牌手機進入了實際量產階段,只等未來產品發(fā)布。其中摩托羅拉將要發(fā)布的摩托羅拉RAZR 2019,以及華碩可能發(fā)布的可折疊手機,可折疊OLED顯示屏都是由深天馬研發(fā)提供。并且公司對外表示,目前公司與華為、小米也合作順利,多個項目正在推進中。
 
  另外柔宇除了提供可折疊手機外,它與三星一樣,還是一個顯示屏的生產商,只不過在可折疊手機的供應鏈上,可能沒有三星整合得那么嚴密。實際上,華為可折疊手機項目初始階段,柔宇與京東方雙方都有提供產品給華為測試與參考設計,所以華為與柔宇的外折式手機方案十分接近,也就理所當然了。
 
  五、可折疊顯示屏的最終應用場景是誰?
 
  可折疊顯示屏對行業(yè)最大的拉動,除了其器件制作水平要求很高,可以提供器件的單價水平外,其中最大的拉動作用,就是對顯示屏面積的需求大增。
 
  如三星的內折式雙屏手機,顯示屏的面板使用量太約是現(xiàn)在手機顯示屏的三倍,柔宇和華為的外折式顯示屏手機,顯示屏的面板使用量也太約是現(xiàn)在手機顯示屏的兩倍,因此如果這個市場真正爆發(fā),那么對現(xiàn)在規(guī)劃產能開始過剩的OLED面板行業(yè)來說,有著明顯的正面意義。
 
  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三星的可折疊手機仍然沒有解決便捷上的真正問題,產品售價也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因此只能當作一種高端奢侈手機來對待,面向的市場面比較小。
 
  而外折式可折疊手機,基本上很難成為普通消費者的首先目標,一般是為那些喜歡個性化需求的人群,作為第二備用手機使用。除此之外,在中國國內市場還有一個特定領域,就是禮品市場,在一些相對商務與政務精英階層,互贈這種僅在辦公室內、汽車賓客位或居所內使用的產品,也是一種聯(lián)絡與穩(wěn)固關系的一部分。
 
  說到真正能夠帶動可折疊顯示技術應用的市場部分,實際上從李星跟產業(yè)界深度溝通后發(fā)現(xiàn),末來采用可折疊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或許才是市場爆發(fā)的實際需求,因為可折疊顯示屏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基本上沒有應用技術與應用場景的障礙,但顯示屏的使用量確是真正的成倍增長了!
 
  文/李星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