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供應鏈潮涌泰國,上市公司數(shù)量超過45家

相比中國PCB行業(yè)投資泰國的金額,中國汽車供應鏈廠家各自的投資額略小,可能是基于大干快上,盡快配套汽車客戶的需求。


泰國成為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最大的出???,已經(jīng)鐵板釘釘。


潮電智庫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止2024年8月底,已經(jīng)有48家中國汽車供應鏈廠家投資了泰國,其中上市公司就超過45家。有16家公司的泰國工廠已經(jīng)投產(chǎn),還有32家公司的泰國工廠尚在投建中。


48家中國汽車供應鏈公司幾乎涵蓋了汽車全產(chǎn)業(yè)鏈,甚至細微到汽車電子連接器、電機用電磁線等等。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按照這些上市公司公布的泰國工廠進程,預計到2025年底,至少40家上市公司的泰國工廠都會如期投產(chǎn)。


相比中國PCB行業(yè)投資泰國的金額,中國汽車供應鏈廠家各自的投資額略小,可能是基于大干快上,盡快配套汽車客戶的需求。


而這無疑為比亞迪、廣汽、上汽、長安、長城等中國汽車品牌廠家在泰國抗衡和超越日系汽車,提供了最堅強的后盾。


事實上,日系汽車供應鏈早1960年就在泰國布局,電裝、愛信精機、矢崎、住友、愛知制鋼、捷太格特等日系汽車供應鏈巨頭基本都實現(xiàn)泰國制造。


歐美系的博世、大陸集團、佛吉亞、江森自控、采埃孚等也紛紛扎根泰國。


基于日系和歐美系的多年布局,傳統(tǒng)燃油車的90%供應鏈已經(jīng)實現(xiàn)泰國制造。


今天,中國汽車供應鏈蜂涌泰國,一方面豐富了懸架、車身、儀表、座椅、照明、保險杠、內飾、輪胎這些與燃油車通用的零部件產(chǎn)業(yè)鏈,另一方面則在彌補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動力電池、域控制器(DCU)、牽引電機等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時代新出現(xiàn)的零部件供應鏈。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