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正式推出Mate30系列智能手機,并搭載全球首款5GSoc,被稱為“全球首款第二代5G手機”。2019年被譽為5G商用的元年,多款5G手機上市,包括華為Mate20X(5G)、vivo的iQOOPro(5G)、中興的AXON10Pro(5G)等等。
近些年,異軍突起的國產手機集體朝著高端市場轉型,中興、華為、酷派、OPPO在內的國產手機品牌相繼發(fā)布了多款高端旗艦機型。目前,國產手機擺脫了只能靠拼價格生存的困境,利潤空間更大的高端市場成為了中國企業(yè)的最新戰(zhàn)略,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展開正面交鋒。
進軍高端機型市場
從2017年開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由中高端產品引領的銷售額上升趨勢,而2018年和2019年這個趨勢被延續(xù)下來,手機廠商竭力拼性價比的行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加強創(chuàng)新在中高端市場上競爭。華為、小米、OPPO和vivo為主的主流國產手機近年來紛紛推出高端機型,旗下的高端產品價格持續(xù)上漲,剛剛發(fā)布的華為Mate30系列,價格最低也要3999元,最高則達12999元。即便是堅持打價格戰(zhàn)的小米,也將自家旗艦機的突破3500元以上。以中低端產品線為主,深耕線下市場的OPPO、vivo也紛紛推出五千元的高端旗艦手機。
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18年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售價在400美元以上的高端旗艦手機銷量激增,增幅高達18%,而價格在200美元以上的千元機銷量卻出現10%的下滑。數據表明,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消費者更樂意購買硬件配置更高,功能體驗更好的高端旗艦手機,而物美價廉的千元機在保持數年的增長后,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在國產手機陸續(xù)轉戰(zhàn)高端市場后,原本由蘋果、三星主導的高端手機市場,格局也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其高端市場的優(yōu)勢正在逐漸被國產手機追趕。多年來,手機高端市場一直被蘋果和三星兩大品牌壟斷,國產手機品牌只能在3000元以下的價格區(qū)間廝殺。在華為試水高端機型并成功在4000元的價格區(qū)間扎根后,國產手機陸續(xù)發(fā)力躋身高端市場。
根據國金證券研究創(chuàng)新數據中心的監(jiān)測數據,今年8月份5G手機的新增設備數為4.2萬臺,其中Mate20X(5G)的新增設備數最高為3.3萬臺。從國產手機價格分布來看,8月份1000元~1999元價位段占比接近50%,千元以下機型增量占比不足10%,4000元以上高端機型占比約為6%,近三個月來2000元~2999元價位段的占比提升最為明顯。
具體分品牌來看,華為是主流品牌中唯一覆蓋了所有價位段的單一手機品牌,其中高端機型占比達到了16.5%;OPPO、vivo主打1000元~1999元價位段機型,并嘗試向更高價位段滲透;紅米依然是千元以下機型中的王者。
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蘋果仍然是主導型廠商,占據了47%的全球份額,但是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華為的份額已經超過了蘋果。另外,高端手機占華為出貨量的18%,是其利潤最豐厚的產品領域。
從表現來看,國產品牌目前只有華為已在高端市場扎根。華為憑借自身產品品質的提升,以及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在高端機領域不斷攻城略地,近年來高端機型的銷量提升顯著。P30系列自發(fā)售以來,每個月的銷量情況均遠遠優(yōu)于去年同期的P20系列。根據國金證券研究創(chuàng)新數據中心的監(jiān)測數據,2019年8月P系列的銷量占比為17%,Mate系列占比為5%,相較2018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行業(yè)集中度提升
在智能手機市場,新興期、普及期都已經過去。目前,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低迷,智能手機行業(yè)已然步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fā)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9790萬臺,同比下降6.1%。2019年上半年整體出貨量約1.8億臺,相比去年同期下滑5.4%。
中國的智能手機普及過程已經完成,不少分析機構認為,預計未來增幅繼續(xù)減緩,行業(yè)機會將主要來自于存量結構調整以及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換機需求。智能手機的發(fā)展經歷了數次“換機潮”,每一次的“換機潮”都是伴隨著一項解決消費者使用痛點的技術被應用于智能手機,例如,觸控屏大幅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驗;3G/4G提供了全新的應用體驗(在線視頻、在線游戲等)。但近年來手機創(chuàng)新能力下降,能夠解決的痛點越來越少,同時手機的質量在不斷提升,消費者缺乏購機欲望,因此平均持有時長提升顯著。
目前,以蘋果、華為等主流手機品牌帶來的寡頭效應凸顯,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主流的手機廠商越來越吃香,包攬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二三線廠商的想要生存下去變得更加艱難。
調研機構GfK發(fā)布的中國手機市場的年度報告(2018~2019年)顯示,經過動蕩的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已經足夠清晰,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五家廠商占據了第一梯隊,大家積極搶占市場份額,其中又以華米OV這四家最為突出,國內市場份額占比超過80%,而加上蘋果近10%的市場份額,其余眾多手機廠商只能去瓜分微小的市場,而有的廠商甚至已經幾乎到了消失的邊緣,比如錘子、酷派等。
國金證券研究創(chuàng)新數據中心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在今年8月,前五大品牌(華為/榮耀、OPPO、vivo、蘋果、小米)占據市場超過90%的份額;增量市場份額更是超過98%,頭部效應明顯,其他品牌增量不足1.6%,創(chuàng)歷史新低。
國金證券認為,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格局穩(wěn)固,五大品牌存量市場份額持續(xù)提升,且擁有強大的資金和品牌實力,新進入者難以獲得突破。從存量情況來看,在P30系列、榮耀20等新機銷售帶動下,華為&榮耀份額持續(xù)上升,份額優(yōu)勢仍在不斷擴大。
隨著中國手機市場進入存量市場,手機銷量下滑,且寡頭效應越來越明顯,進軍高端市場是各手機廠商提升利潤,且保證自身在殘酷的競爭下活下去的必然之舉。
向生態(tài)產品載體轉變
此外,在國內智能手機銷量遭遇天花板且不斷下滑的當下,為了在存量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國產手機廠商也在努力搭建生態(tài)鏈,完成從硬件向生態(tài)領域的擴充和轉型。
最典型的例子是小米,其從手機起家,隨后推出全系列產品,從電子產品電腦、耳機、手環(huán)、手表、移動電源,到空調、冰箱、電飯煲等家用電器,再后來覆蓋了出行、智能家居等各個領域。不再依靠可延展性過低的硬件來賺取利潤。目前,小米不斷向外延伸,搭建生態(tài)鏈,完成手機由硬到軟的價值遷移。
小米集團發(fā)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小米集團上半年總收入957.1億元,同比增長20.2%;經調整后凈利潤為57.2億元,同比增長49.8%。其中,小米集團第二季度收入達到520億元,同比增長14.8%。
隨著5G商業(yè)化越來越近,在更快網速、更低時延的5G網絡下,手機雖然還是最重要的移動載體,但物聯網產業(yè)會加速爆發(fā)。萬物互聯也意味著更多應用組合及產品組合的瞬間多樣化,這與當下手機行業(yè)正在加速構建的產品生態(tài)圈相呼應。未來,行業(yè)變化將由跨界融合走向生態(tài)融合。據報道,韓國三星電子、LG電子兩大手機廠商均表示,要拿下全球5G智能手機市場三成的份額。此外,三星電子和LG電子已經啟動了6G通信技術的研發(fā)。最近,三星在6G方面還和本土電信公司達成了合作關系。
研究調查機構IDC預計,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滑2.2%,但2020年會反彈,出貨量同比將增長1.6%。這主要得益于5G網絡的逐漸商用。IDC稱,5G網絡的逐漸普及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反彈的一線希望。國金證券認為,隨著華為Mate30將引領其他手機廠家加速跟進5G旗艦機投放市場,助力整個智能手機行業(yè)回暖。
?。ㄎ恼聛碓矗鹤C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