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0年面板行業(yè)來說,中國內地面板廠的大利好,與智能終端手機類似,韓國兩大電子巨頭三星和LG都把大量ODM/OEM訂單下給了中國內地的面板廠,其中京東方拿到了最大的份額。
工商時報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三星預計將采購京東方面板800~900萬片,LG預計采購京東方面板1150~1200萬片。兩者合起來的數(shù)量,差不多占到了2019年中國內地液晶電視銷售數(shù)量的一半,占到了全球液晶電視市場份額約一成的數(shù)量。行業(y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全年的液晶電視銷量,也就大概為2.2億規(guī)模。
實際上在三星九月底關停了自己的L8-1液晶面板產線,計劃在原址重新新建一條QD-OLED量子點彩色OLED面板產線后,LGD的高管也在前不久的CES展會上透露,將結束LGD在韓國本土的LCD電視面板業(yè)務,把相關的資源全部集中到廣州的LGD液晶面板產線上來。
與TCL華星光電與三星一直就有包銷和代工合同不同,京東方在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上,幾乎是重復了當年LGD壓制日本本土液晶面板廠的情景,通過把面板價格打到成本線以下,把舊的產能或想進入的新進資本全部驅逐出去,最后剩者為王。
實際上這一周期的液晶面板價格戰(zhàn)已經到了第三個階段了。
第一個階段是32吋的液晶面板價格戰(zhàn),在四五年前把價格打到了成本線以下。當時京東方合肥的產能和華星光電復線的產能大量開出,并集中出貨,把亞、非、拉三大市場全部拿了下來。
32吋價格戰(zhàn)的結果是三星關停7代面板線,訂單全部轉給了華星光電。LGD開始實施套切工藝,生產非標的40吋面板,友達、群創(chuàng)則把原來的32吋產能轉為生產電競屏產品。
第二個階段是三年前把43吋的面板價格打到了成本線以下。情況同樣類似,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新8.5代線擴產產能大量開出,把中國內地的互聯(lián)網電視市場給全部拿下。
43吋面板價格戰(zhàn)的結果,則讓鴻海收購的夏普產能不能如期沖刺市場,當時三星還出現(xiàn)了夏普短期的斷供導致三星缺貨現(xiàn)象,但最后的結果是三星、LG、友達、群創(chuàng)都只能往上尺寸轉移,生產52~65吋的面板來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第三個階段則是去年把52~65吋的面板價格打到了成本線以下。原因還是一樣,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10.5代線擴產產能開出,以及中電系的8.6代線產能陸續(xù)出來。
去年中電系的8.6代線開始沖擊京東方的8.5代線產品,所以京東方一方面是把舊8.5代線轉切手機屏和車載屏,一方面是自己新投的8.5代線也學習LGD當年的策略混切40吋、55吋、60吋的產品,把LGD的混切產品通過價格戰(zhàn)給拉下馬來了……
這期間群創(chuàng)和友達沒有同時期一起擴建8.5面板線的LGD那么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群創(chuàng)和友達同時生產兩種工藝的液晶面板,即IPS工藝和MVA工藝兩種面板。
IPS工藝是日本顯示巨頭日立進行量產化成熟的技術,IPS工藝的特點是液晶分子長軸與基板方向保持一致,不會因為盒厚不會影響液晶分子開關時轉換行程,所以俗稱“硬屏”。其優(yōu)點是圖像銳利,反應速度快;缺點是灰階不足,漏光,對比度低。
日立因自己的產業(yè)資源不足,沒法應對擴產產能后,后面通過技術轉讓把IPS工藝給了LGD、友達、群創(chuàng);而在相關專利過期后,除了與三星合建產能的華星光電外,后面京東方、中電系和惠科的面板線,基本上都是采用IPS工藝。
VA工藝是日本另一家電子巨頭富士通量產成熟化的技術,VA工藝的特點是液晶分子長軸與基板的定向層方向保持垂直,液晶分子開關時的轉換行程會受定向層的制作形狀及盒厚影響,所以俗稱“軟屏”。其優(yōu)點是關態(tài)黑色純正不漏光,對比度高,色彩柔和,灰階高,色域寬;缺點是反應速度會受到定向層的制作形狀及盒厚影響,同樣的液晶分子長度與盒厚情況下,反應速比IPS慢,而且畫面的均勻性不如IPS面板容易控制。
同樣,富士通退出面板產業(yè)后把相關技術轉讓給了三星、友達與奇美(后面并入了群創(chuàng)),三星后期又把定制版的VA工藝給了華星光電。
與富士通同時開發(fā)VA面板技術的,還是夏普,所以三星早期自己產能不足的時候,就把ODM訂單下給了夏普。
VA工藝雖然定向層沒有附加工藝,但是由于技術掌控能力要求較強,很多材料要與面板廠一起定制開發(f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擴產的難度要高一些,所以對于新進的面板企業(yè)吸引力較差一些。
這也是為什么最激烈的產能清洗,會從IPS工藝產品線開始,而且京東方的產能提升速度也能跟當年LGD擴產時一樣快速,直到現(xiàn)在直接取代LGD成為行業(yè)產能第一大廠商,而失利的LGD則因關廠可能直接跌出前五的原因,也是友達、群創(chuàng)在IPS面板價格戰(zhàn)之際,還能退守到VA領域繼續(xù)承接三星的訂單轉移的原因。
而LGD最高峰時,其面板出貨面積占到了全球的28%左右,即便是韓國本土的液晶面板不再生產,但LGD的OLED面板現(xiàn)有產能和新建產能加起來,再結合廣州的LCD面板產能一起,未來也還有全球市場約10%~12%的份額。
未來液晶面板市場VA陣營仍是以三星和華星光電為主,三星撤退的產能也一般會轉交華星光電,整體的變數(shù)基本上在華星光電10.5代線建成后,也沒有了什么懸念。
而IPS陣營則不太一樣,雖然京東方現(xiàn)在取代了LGD成為了行業(yè)霸主,但是中國內地的中電系和惠科正在后面緊追,而且惠科除了學習京東方復制LGD的產能擴張之路外,還直接在長沙開始復制LGD的OLED面板產能之路。
如果不是惠科在資本市場上落后一步的話,以其終端市場上的能量,把產能迅速拉起來,打掉55吋以下的IPS面板市場十分容易。實際上惠科的竄起不但引起了群創(chuàng)的彈壓,也讓華星光電早早就開始發(fā)難了。
京東方目前的面板設計產能在4000~4200萬平方米之間,約占全球市場的二成左右,不過京東方還有一條10.5代線在建,而且原來所建的產線都預留了復線的接口,結合這兩個因素,預計最終京東方的設計產能可以達到5000~5500萬平方米規(guī)模,未來可達到約占全球市場的23%~26%。
同樣在中國內地中電系和惠科的產能追逐下,京東方現(xiàn)在的主力產品都往55吋以上市場開拓,基本上是利潤較高,漲價空間較大的產品,因此投資界認為2020年京東方的業(yè)績有望沖破100億,而相關受益的供應鏈企業(yè)業(yè)績也有望提升二成左右。
僅管京東方去年表示不再液晶面板上再追加投資,但是京東方的液晶面板王者地位暫時是穩(wěn)固的。而且京東方不再追加投資,也并不代表中電系和惠科不會再增加投資。
所以不僅是2020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全球的液晶面板投資重點,都會集中在中國內地,包括液晶設備與液晶材料,以及終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