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出眾與危險 成品率是關鍵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wǎng)訊,在中國,蘋果公司的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5”將于2012年12月14日上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wǎng)訊,在中國,蘋果公司的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5”將于2012年12月14日上市。雖然比9月21日上市的日本和美國晚了大約3個月,但這個上市時間剛好在中國最大的家電銷售旺季之一——2013年春節(jié)之前,而且恰逢圣誕商戰(zhàn),經(jīng)銷iPhone 5的通信運營商和家電銷售商都很高興。但對于女朋友或是老婆索要iPhone 5當圣誕禮物的上海男人來說,他們恐怕高興不起來了。

  在iPhone 5正式登陸中國1周前的2012年12月7日,有著“中國秋葉原”之稱的廣東省深圳華強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iPhone 5的身影。柜臺上還能看到“越獄”的字樣。

  iPhone 5尚未登陸中國,EMS/ODM行業(yè)和臺灣市場卻早在2012年11月上旬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有關新一代款式“iPhone 5S”的話題。

  臺灣媒體最早報出這一消息的是經(jīng)濟報紙《工商時報》。2012年11月12日,該報援引某臺灣業(yè)內(nèi)人士的話,刊登了蘋果將于2013年第一季度大量供應名為iPhone 5S的新一代款式的報道。報道稱,除了負責組裝的臺灣鴻海精密工業(yè)(通稱:富士康)之外,iPhone 5S的供應鏈還包括了生產(chǎn)晶體模塊的晶技(TXC)、生產(chǎn)攝像頭模組的大立光(Largan)和玉晶(GSEO)、生產(chǎn)連接器的正崴(Foxlink)、生產(chǎn)柔性印刷基板(FPC)的臻鼎(ZDT)和臺郡(Flexium)等臺企,以及生產(chǎn)鏡頭單元的康達智(原關東辰美電子)和柯尼卡美能達、生產(chǎn)FPC的藤倉(Fujikura)等日企。

  進入12月之后,iPhone 5S的消息依然源源不絕,但這一連串傳言和報道有一個共同點,完全沒有提及“新iPhone多么厲害”、“配備了什么功能”等長期引領智能手機市場的iPhone特有的創(chuàng)新之處。

  提到的都是“蘋果對于剛剛投放市場的iPhone 5的成品率得不到改善感到十分不滿,決定盡快放棄該產(chǎn)品,提前投放新一代款式”。而對于導致成品率提不上去的“罪魁禍首”,臺灣媒體指出的是蘋果公司從iPhone 5開始采用的“In-cell”觸摸面板技術。

  最先報出蘋果公司放棄In-cell技術的臺灣媒體是《經(jīng)濟日報》。該報稱,某臺灣市場知情人士指出,通過采用在液晶面板中內(nèi)置觸摸功能的In-cell方式替代外置觸摸面板,iPhone 5實現(xiàn)了薄型化和輕量化。但另一方面,成品率得不到改善導致供貨遲遲難以步入正軌,而且消費者評價認為,觸摸控制的反應,尤其是顯示器邊緣附近的反應要比上一代的“iPhone 4S”遲鈍。

  《經(jīng)濟日報》還援引臺灣業(yè)內(nèi)人士的話,指出蘋果公司將放棄In-cell技術,為新一代款式iPhone 5S配備名為“OGS”(One Glass Solution)的保護玻璃一體型觸摸技術。與In-cell方式的現(xiàn)行款式相比,機身厚度雖然略有增加,但運行一如既往,成品率也比較穩(wěn)定。在供應商之中,著名觸摸面板生產(chǎn)商臺灣宸鴻(TPK)與臺灣勝華(WINTEK)希望較大。

  與In-cell技術一樣,OGS也不需要外置的觸摸面板,是在覆蓋智能手機機殼的保護玻璃上形成觸摸傳感器電極的方式。直到“iPhone 4S”,宸鴻與勝華都是觸摸面板的供應商,但隨著iPhone 5采用In-cell技術,這兩家公司被排除到了供應鏈之外。而取代二者成為供應商的是夏普、日本顯示器、韓國LG顯示器(LGD)這三家日韓企業(yè)。

  至此,不禁令人推測“iPhone 5S難道是臺灣媒體希望臺灣企業(yè)復權的產(chǎn)物?”臺灣《經(jīng)濟日報》還表示,勝華的OGS已經(jīng)得到了芬蘭諾基亞、華為技術、中興、北京小米科技(Xiaomi Tech)等公司的智能手機的采用。

  關于iPhone,除了以上消息之外,蘋果公司將推出廉價版本的猜測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本公司網(wǎng)站(瀏覽需注冊會員,提供免費試讀2周的試用會員)登載的“臺灣市場觀測報告,蘋果考慮在2013年上半年推出廉價版iPhone”對此有所涉及,敬請參閱。從報道來推測,富士康的香港上市子公司、經(jīng)營手機EMS的富士康國際(Foxconn International)已經(jīng)拿到了訂單,目前正在為2013年第二季度出貨強化產(chǎn)能。傳說的生產(chǎn)目標為一天20萬~30萬部,規(guī)模依然大得出奇。

  如果iPhone 5的主力工廠——富士康河南省鄭州工廠不能把1天20萬部的產(chǎn)能發(fā)揮到最大,就可能出現(xiàn)供應短缺,為此,該廠需要新招20萬工人,但實際招到的人數(shù)卻遠不及此,以5萬、10萬工人為前提制定生產(chǎn)計劃的做法正逐漸接近極限。“生產(chǎn)目標為1天30萬部”、“成品率得不到改善”——關于iPhone的傳言似乎都帶著某種危險的成分。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