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S競爭面臨液晶和新材料雙重壓力

雖然觸控面板市場很大,但分析師認為,單片玻璃(OGS)技術為主的專業(yè)觸控面板廠,不但要面對液晶面板廠加入戰(zhàn)局,還要應付其他材料觸控面板

雖然觸控面板市場很大,但分析師認為,單片玻璃(OGS)技術為主的專業(yè)觸控面板廠,不但要面對液晶面板廠加入戰(zhàn)局,還要應付其他材料觸控面板低價競爭,壓力更大。

 

TPK宸鴻、勝華目前產品都以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為主,原本寄望觸控筆電帶動出貨成長,但觸控筆電市場遲未有效打開,宸鴻在平潭新建的 5.5代產線,雖依進度量產,但規(guī)模已較最初計劃縮減;勝華股東會宣示年度產量規(guī)畫也絕口不談。

 

對于液晶面板廠推出低價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搭配顯示面板出貨,搶食觸控大餅,宸鴻不得不將成本低、效果佳,原先鎖定高階市場的奈米銀技術,提前轉為主打中低階智慧手機市場武器,再將技術漸近式投入平板電腦市場。

 

面對法人質疑,力推奈米銀技術,是否放棄現有成本較高的單片式觸控生產線。

 

宸鴻日前在宣布與日本寫真印刷株式會社合作,發(fā)展奈米銀觸控技術,主打中低階手機市場,當天的線上說明會回應指出,雖然投入奈米銀技術,但現有的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OGS)生產線,仍會鎖定其他產品應用,積極發(fā)揮作用。

 

因此,專門生產OGS觸控面板,新建的平潭5.5代產線仍照進度量產,待達量產規(guī)模后,成本可望降低。

 

研調機構WitsView協(xié)理邱宇彬表示,5.5代新廠生產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面積較原先的4.5代產品大,單位成本降低,且更有效率;加上宸鴻生產線在福建廈門,新建平潭5.5代廠與其他生產線較近,相對從位于臺灣的旗下觸控感應器廠達鴻進貨,物流成本明顯降低。

 

邱宇彬認為,先前業(yè)界對觸控筆電市場過度看好,宸鴻不但安排達鴻擴增4.5代新產線,更進一步在平潭建5.5代廠;明年平潭5.5代廠達量產規(guī)模后,自然優(yōu)先采用成本較低的平潭廠產能,在觸控筆電市場未普及前,達鴻部分產能恐怕會被犧牲。

 

他分析,宸鴻力推奈米銀觸控技術,主攻中低階智慧手機,成本固然較低,但合作對象也是上游原料供應商日本寫真,不可能犧牲自身獲利供應原料,低價奈米銀觸控面板的價位有多便宜,仍須再觀察。

 

他評估,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仍是觸控筆電的主流,重點在于觸控筆電市場沒打開,宸鴻才面對很大的壓力;若微軟將觸控功能列為筆電作業(yè)系統(tǒng)標準配備,宸鴻仍有機會發(fā)揮優(yōu)勢。

 

雖然友達已成功采用觸控搭配顯示面板的商業(yè)模式,低價搶占單片玻璃觸控市場,他認為,宸鴻只是還沒反攻市場,一旦宸鴻愿意降價,在品質領先同業(yè)的情況下,仍可扳回市場。

 

觸控面板搭配顯示面板出貨的商業(yè)模式,下游客戶無法分散貨源、降低風險,也顯示面板廠跨足觸控市場后,專業(yè)觸控面板廠仍可反攻市場的有力因素之一。

 

繼蘋果iPhone5采用內嵌式(in-cell)觸控面板后,直接沖擊生產外掛式觸控面板的宸鴻、勝華,但宸鴻仍握有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訂單,兩家公司并積極爭取非蘋客戶。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資深研究經理徐美雯表示,智慧手機除可采內嵌(in-cell)觸控面板之外,已有更多廠商開發(fā)門檻較低的on-cell內嵌觸控面板,未來甚至可應用到平板電腦,且平板電腦采用膜材觸控的情況十分普遍,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市場就剩筆電較大。

 

徐美雯說,觸控市場競爭者太多,造成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影響獲利。以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為例,搭配顯示面板模組出貨,以往要價約110美元,現在只剩70至80美元;除顯示面板廠加入戰(zhàn)局,殺低產品價格,既有非玻璃觸控的膜材觸控廠,也采低價模式,鎖定觸控筆電市場。

 

因此,她認為,單片式玻璃觸控面板的市場競爭,將面臨不小壓力。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