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日本產經west消息,據(jù)悉于4月2日,著名電子產品代工廠臺灣的鴻海精工欲對經營重建中的夏普按比例注資一千億日元(約52億RMB)以上。
對于陷入經營危機的夏普來說,財務強化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鴻海欲取得夏普的技術,參與經營的態(tài)勢似乎也越來越明晰。如果鴻海此次注資實現(xiàn)的話,夏普的財務基盤將得到改善。
鴻海一直以來都是從夏普采購智能手機用的液晶面板,然后將整機出貨給蘋果。
鴻海在2012年3月曾同意對夏普注資669億日元(約34.6億RMB)。但卻在4月時發(fā)現(xiàn)夏普存在巨額虧損,股價也一度暴跌,最后導致談判破裂。
但在這之后,鴻海方面仍然一直對與夏普的合作表現(xiàn)出足夠的興趣,甚至計劃"不僅僅是單純的注資,還將進行包括技術轉移在內的多元化合作",鴻海宣傳部門曾如此說道。夏普為了籌措結構重建費用,正在內部商討是否向主要來往銀行申請1500億日元(約78億RMB)的資金援助。
此事的焦點在于出資比例和價格。在上一次的談判中雙方將出資比例調整到9.9%,因為若達到10%的話將擁有對夏普管理層的解散請求權。而鴻海方面此次打算最少也要注資一千億日元。目前夏普的股價總額為四千億日元(約207億RMB)左右。若按當前股價注資的話一千億日元將占到20%以上的比例。夏普將成為鴻海集團決算的關聯(lián)企業(yè)。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曾在2012年,對造成夏普經營危機的元兇--大型液晶面板工廠進行了注資。該廠在此后兩年間持續(xù)扭虧為盈。鴻海彌補了夏普銷售能力不足的弱點,將虧損業(yè)務重建,做出了實際成績。業(yè)內人士猜測,鴻海會以此事作為談判籌碼。
但是,在夏普方面有很多擔心技術外流的聲音。雖然鴻海的出資意向似乎已經轉達給夏普方面,但夏普宣傳部門聲稱"并未收到此類消息",看來是否能順利進入談判還充滿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