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識別 噱頭還是創(chuàng)新?

昨日,vivo正式發(fā)布旗下年度新機X5Pro。價格為2598元并于5月25日首發(fā)。除了靚麗的外型吸引眼球外,標新立異的眼球識別技術也讓人頗感興趣。

昨日,vivo正式發(fā)布旗下年度新機X5Pro。價格為2598元并于5月25日首發(fā)。除了靚麗的外型吸引眼球外,標新立異的眼球識別技術也讓人頗感興趣。

vivo在其官網介紹到,眼球識別技術是一種高精度成像識別,是基于人類眼睛中眼球靜脈分布圖案唯一而穩(wěn)定的特性,而提供更簡單高效的解鎖體驗。

目前主要的生物識別技術有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掌形識別、靜脈識別與聲音識別。其中指紋識別最為人們所知,在國內,指紋識別由于其發(fā)展時間長,且發(fā)展速度比較快,并且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和應用,在門禁、考勤、保險箱、身份認證等方面都有比較成熟的產品,同時由于其成本較其他識別技術低,更易推廣和被用戶接受,因此目前國內指紋識別的應用占整個生物識別應用約90%的市場份額。

而現(xiàn)在vivo又帶我們認識了新的"生物識別技術"--眼球識別。

據了解,vivoX5Pro可以通過掃描眼球靜脈圖案,用戶可對手機內部分應進行加/解密操作,除此之外vivo并未提及"眼球識別"的更多用途。《手機報》曾致電vivo該產品負責人,其電話一直處于留言狀態(tài)。

眼球識別看起來與虹膜識別、人臉識別比較相近。說它們相近,是因為都同樣需要與手機的前置攝像頭結合,都同樣不需要接觸只用輕輕一掃就能搞定,與虹膜相比更是同樣與人們的眼睛息息相關。

就此,《手機報》專門采訪了業(yè)內相關人士,進一步探尋眼球識別的秘密。

據受訪者介紹,眼球識別更應該稱作眼白識別,或者眼紋識別,雖然都與眼睛相關,但它的安全度遠沒有虹膜識別高,因為它的特征點數量比虹膜識別少。安全性大概與指紋識別差不多。不過它有個優(yōu)勢,那就是直接用可見光攝像頭就能進行識別,因此前置攝像頭只需要一個就夠,不需要像虹膜識別那樣搭載一個紅外攝像頭,技術難度比虹膜識別低,成本也更便宜。雖然安全性沒有虹膜識別那么高,但用于解鎖等功能是綽綽有余。

此外,業(yè)內相關人士還透露,目前眼球識別市場規(guī)模較小、參與者較少。據了解,眼球識別技術供應商目前已知的只有美國的EyeVerify。這家公司曾在2014年8月籌集到逾600萬美元資金,其投資者包括奇虎360、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和富國銀行等。而在今年3月的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發(fā)布的中興GrandS3雖然聲稱是虹膜識別手機,但其實與vivoX5Pro一樣是眼球識別技術,"其供應商或許同樣是來自EyeVerify"。

據上述相關人士分析,由于眼球識別技術自身的局限性,它可能今后只能成為一個輔助性的賣點,不能利用在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例如生物識別支付等功能,很難對指紋、虹膜、人臉等生物識別技術帶來實質性的沖擊。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