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連續(xù)持有一年,虧了我補償!

早在三個月前,奮達科技就收購了精密結構件富誠達,近來,奮達科技董事長更是發(fā)話呼吁員工增持,并“保證”——連續(xù)持有股票一年,如果虧了其將補償,受此利好消息,奮達科技股價直接漲停!
   手機供應鏈加速資本運作已經成為常態(tài),從近一年多來看,資本在手機供應鏈的活躍程度可謂空前,且這種趨勢依然在繼續(xù)蔓延,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大致來看有兩方面:其一,相對成熟的領域需要資本擴產以及增強競爭力;其二,相對前沿的產業(yè)則更加需要資本推動。早在三個月前,奮達科技就收購了精密結構件富誠達,近來,奮達科技董事長更是發(fā)話呼吁員工增持,并“保證”——連續(xù)持有股票一年,如果虧了其將補償,受此利好消息,奮達科技股價直接漲停!

  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 “連續(xù)持有一年虧損我補償”

  6月2日,據(jù)奮達科技發(fā)布公告稱,該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肖奮提交《關于公司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具體內容如下:

  “鑒于公司良好的基本面,以及我本人對公司管理團隊與公司未來持續(xù)發(fā)展的信心,公司股票投資價值已經凸顯,為維護市場穩(wěn)定,在此我倡議: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奮達科技(股票代碼:002681)股票。本人鄭重承諾,凡2017年6月2日至6月6日期間凈買入的奮達科技股票,且連續(xù)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若因增持產生的虧損,由本人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連續(xù)持有一年,虧了我補償!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促使奮達科技股價在6月2日直接漲停!那么,從奮達科技的角度來看,其又哪來的信心向員工發(fā)布類似于“保證書”的公告呢?

  從奮達科技主營業(yè)務來看,主要可劃分為電聲產品、移動智能終端金屬外觀結構件產品以及健康電器,據(jù)筆者查詢其2016年度財報,從中得知,電聲產品營收為7.21億元,占比34.30%,同比增長33.09%,其毛利率為23.84%,同比上升5.27%;健康電器營收為5.13億元,占比為24.39%,同比下降7.62%,毛利率為33.11%,同比上升2.58%;移動智能終端金屬外觀件營收為6.72億元,占比為31.99%,同比上升21.14%,毛利率為34.96%,但是同比下降了5.17%。
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連續(xù)持有一年,虧了我補償!
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連續(xù)持有一年,虧了我補償!
奮達科技呼吁員工增持:連續(xù)持有一年,虧了我補償!
  由上可知,目前奮達科技主要營收來自這三大領域,同時也可以看出,電聲產品和金屬外觀結構件的營收較比2015年均出現(xiàn)較大的增長,唯獨健康電器業(yè)務營收在2016年中出現(xiàn)下降,2014年該部分業(yè)務的營收是5.09億元,到了2015年增長到5.55億元,但是2016年又下降到5.13億元。

  反觀電聲產品業(yè)務,從2014年-2016年來看,其營收分別為5.45億元、5.42億元、7.21億元,在2016年的增幅達到了33.09%。而金屬外觀結構件則是通過收購歐朋達導入該市場,該部分的營收在2016年的增幅也達到了21.14%。

  早在2014年,奮達科技就以11.18億元收購了歐朋達100%股權,其中8.385億元為發(fā)行股,現(xiàn)金為2.795億元。也是通過此次收購,才讓奮達科技一舉進入精密結構件行業(yè)。而三星、OPPO和vivo都是歐朋達的客戶!

  據(jù)資料顯示,歐朋達定位于高端移動消費電子產品金屬及新型材料外觀件開發(fā),其主要客戶為索尼、摩托羅拉、步步高、小米、三星、HTC 和諾基亞等。目前歐朋達主要為智能手機提供外觀件產品,2013年介入索尼平板電腦以及耐克可穿戴產品的外觀件產品,2014年介入索尼可穿戴產品和小米手環(huán)的外觀件產品。

  2017年3月29日晚間,據(jù)奮達科技發(fā)布公告表示,擬發(fā)行股份并支付現(xiàn)金,總計28.95億元收購精密金屬結構件廠商深圳市富誠達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后者為蘋果、華為供應商。通過兩次收購,使得奮達科技一舉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廠商供應商!

  通過上述可以得知,奮達科技轉型之路比較清晰,在2014年收購歐朋達之前,其主要營收來源于,2014年的營收只有10.80億元,與2013年相比同比增長只有2.01%,但是到了2015年收購歐朋達以后,其營收一舉達到了17.24億元,同比增長59.61%,到了2016年,其營收再度突破21億元,主要功勞在于電聲產品和金屬外觀結構件產品,在2013年和2014年之際,其營收增長幾乎停滯增長,隨后轉型切入金屬精密結構件市場,借助該市場2015年和2016年營收再度增長,但是從金屬外觀結構件角度來看,這幾年市場競爭非常惡劣,如富昌電子倒閉,從奮達科技金屬結構外觀件近幾年的毛利率也可以看出,2015年該部分業(yè)務的毛利率是40.13%,到了2016年下降到34.96%!

  對于此次奮達科技發(fā)出如此利好公告,從其產業(yè)角度來看,健康電器增幅并不大,電聲產品業(yè)務依然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也是目前營收最大的業(yè)務,而金屬結構外觀件隨著整合富誠達,成為前幾大手機品牌的供應商以后,該部分業(yè)務營收同樣有望增長,這兩大業(yè)務也成為了奮達科技的主營業(yè)務和今后的增長動力所在,不可否認,隨著奮達科技將歐朋達與富誠達有效的整合以后,在金屬結構外觀件方面應該還有一定增加的空間,該部分的營收在2017年甚至有可能超過電聲產品業(yè)務!但是從長期來看,就金屬結構外觀件尤其是金屬機殼而言,其未來的增長空間則令人懷疑!

  3D玻璃/陶瓷入侵 金屬還有多大的機會?

  從市場角度來看,在手機機殼市場,目前主流的是金屬機殼,但是,隨著5G的臨近,以及無線充電、全面屏和OLED顯示屏成為智能手機未來趨勢,可以輕易發(fā)現(xiàn),智能手機外觀正在快速去金屬化,而蘋果的加入更是加速了這一轉型過程,從2017年開始,無疑將會有更多的智能手機采用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屬材料,在手機機殼方面,也將逐漸代替金屬機殼。

  所以在金屬結構外觀件市場,近一年中資本運作十分頻繁。年初捷榮技術申請上市募集資金也是為了從塑料結構件市場向金屬結構件市場轉型。而在金屬機殼市場占據(jù)很大市場份額且主營業(yè)務就是金屬機殼的通達集團,同樣面臨著轉型的困境。

  前不久,在通達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王亞南看來,未來更多智能手機只用金屬中框配合2.5D或3D玻璃蓋板,所以目前通達集團也在向3D玻璃蓋板市場轉型。而據(jù)消息表示,通達集團具有自主研發(fā)的3D玻璃蓋板,已經著手尋找這方面的客戶,并向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送樣,不過,具體的產能和工藝現(xiàn)在尚未透露。

  在金屬機殼市場,通達集團十分迫切能夠轉型,因為其主營業(yè)務就是金屬機殼,2016年實現(xiàn)了44.7%的同比增長達到了53.71億港元,占據(jù)其總營收的68.6%。而其機殼業(yè)務之所以增長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則在于其三大客戶華為、OPPO和vivo,三者在其機殼業(yè)務營收中的比例超過了50%。

  5月23日,通達集團股價遭遇重擊,截至午后,其股價下跌到2.26港元每股,盤中下跌最高幅度達到了19%以上,成交約2.01億股,涉及資金達4.73億元!有市場消息稱,通達集團主要客戶華為以及OPPO突然減少訂單,或許這是導致通達集團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所在。對于OPPO新機R11的訂單,通達集團也坦言并未拿到訂單,據(jù)業(yè)界人士稱,OPPO R11的外殼訂單目前有富士康、長盈精密和AAC在做。

  而在5月10日,通達集團發(fā)布公告,其主要股東Landmark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有意透過部份第二配售,配售本公司最高為約3.8699億股股份,相當于已發(fā)行股本約6.4%,最多可套現(xiàn)11.03億港元。完成后,Landmark Worldwide 持股將由29.85%降至23.49%。Landmark Worldwide、E-Growth Resources Limited、王亞南、王亞華、王亞揚及王亞榆將合共持股量將由46.11%降至39.76%。這導致當天通達集團股價大降!

  不過,此前據(jù)通達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王亞南表示,隨著手機逐漸成為必需品,大陸市場4G轉型不斷推進,預計手機銷量增長潛力依然龐大,故相信公司在未來3-5年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同時,通達集團在金屬機殼出貨量將會取得兩位數(shù)的增長率。而在手機外殼材料方面,他預計今明兩年仍以金屬外殼為主,2019年則有可能轉換成3D玻璃。其還透露稱,通達集團廈門有4間廠房將于年內落成,主要為一美國客戶制造手機配件,料將于6月開工。

  而從3D玻璃和陶瓷后蓋生產商來看,雙方陣營也在積極備戰(zhàn),藍思科技、伯恩光學、信利國際、瑞升科技等布局在3D玻璃,而如三環(huán)集團、長盈精密、順絡電子則押寶陶瓷!顯然,在關于未來手機機殼采用哪種材質上面存在很大的爭議!且雙方陣營廠商在資本輸入都十分大!

  整體來看,受到玻璃和陶瓷后蓋的影響,勢必將會導致金屬后蓋市場受到很大的沖擊,而從出貨量來看,今年處于初級階段,到了2018年則有很大的可能性爆發(fā)。對于通達集團而言,金屬機殼業(yè)務占營收比例將近70%,無疑需要向玻璃轉型,而奮達科技在進入金屬結構外觀件市場以后,目前這部分業(yè)務在其營收中占比也達到了突破了31.99%,今年更是有可能在公司總營收的占比超越電聲產品。那么,以電聲產品為大本營的奮達科技,在金屬結構外觀件業(yè)務方面,是否未來也會如同通達集團一樣轉型呢?
讀者們,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機報報道,請狠戳這里尋求報道
相關文章
熱門話題
推薦作者
熱門文章
  • 48小時榜
  • 雙周榜
熱門評論